项目名称: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重大变动);
建设地点:启东市高新区黄海路68号;
建设单位:启东市唯娥食品有限公司;
环评机构:南通睿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受理日期:2021.11.15;
环评报告(表)书:见附件;
公众反馈意见联系方式:0513-83344931
公示时间:五个工作日
【附件下载】
唯娥重大变动公示版本.pdf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污染影响类)
项目名称: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重大变
动)
建设单位(盖章):启东市唯娥食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21 年 9 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制
— 1 —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建设项目
名称
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重大变动)
项目代码 2017-320681-14-03-557869
建设单位
联系人
张崇国 联系方式 13*******350
建设地点 启东市高新区黄海路 68 号
地理坐标 ( 121 度 50 分 11.800 秒, 31 度 53 分 43.238 秒)
国民经济
行业类别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
品制造
建设项目
行业类别
十一、食品制造业-14、调味品、发
酵制品制造 146
建设性质
?新建(迁建)
□改建
□扩建
□技术改造
建设项目
申报情形
□首次申报项目
□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
□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
?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
项目审批
(核准/
备案)部门
(选填)
启东市近海镇人民政府
项目审批(核准/
备案)文号(选填)
2017-320681-14-03-557869
总投资(万
元)
850 环保投资(万元) 30
环保投资
占比(%) 3.53% 施工工期 2 个月
是否开工
建设
□否
?是: 项目于 2018 年 4 月
26号获取批文,本次为重大
变动
用地(用海)
面积(m2) 1400
专项评
价设置
情况
无
规划情
况
规划名称:启东市滨海新城规划(修编2010-2020)
审批机关:启东市人民政府
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启东市滨海新城规划(修编2010-2020)的批复,
启政复[2010]72号
规划环
境影响
评价情
况
规划环评名称: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召集审查机关:启东市环境保护局
审查文件名称及文号:关于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
— 2 —
的审查意见,启环发[2018]81号
规划及
规划环
境影响
评价符
合性分
析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海路68号,所
在地属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符合启东市用地规划要求。
根据《关于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
见》(启环发[2011]34号),开发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产
业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为引导产业,以光学仪器制造业、新能源电池
制造、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特色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本项目为汽车零部
件及配件制造,与开发区主导产业不冲突,符合高新技术开发区产业规划。
本项目与所在工业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相符性分析见表1-1。
表 1-1 本项目园区规划环评审查意见要求的相符性分析
序
号
批文中与本项目相关要点 本项目实施情况
相
符
性
1
根据国家、省及南通市沿海开发发展战略,
优化调整园区总规与《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
《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江苏省海
洋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启东城市总体规划》、
《启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上位规划的衔接
与协调。以“落实生态红线管控要求,确保区域
环境质量改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增加、环境准
入条件不降低”为目标,统筹优化各产业片区功
能定位、空间布局、产业结构和发展方向,对园
区产业发展水平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加快产业
结构调整和产业水平提升;逐步转型或淘汰不符
合园区产业导向、污染重、能耗大的已入驻企业,
确保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和提升。
项目从事食品制造
业,与开发区主导产业
不冲突,符合高新技术
开发区产业规划。
符
合
2
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
局,规范调整土地用途,完善生态保障空间。同
意《报告书》提出的将通启运河(启东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所在北部区域 规划建
议,生态红线区域内禁止有损生态主导功能的开
发活动,对违反清水通道维护区二级管控区管理
要求的已有违法违规项目实施整体拆除。保持临
近通启河入海河口区域自然属性,保持河口基本
形态稳定,严格控制围填海、新增入海排污口等
破坏河口生态系统功能的开发活动,加强对受损
河口生态系统的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调整相应
的土地利用性质,应与新一轮《启东城市总体规
划(2012-2030)》相符合,对区内涉及的基本农
田实行永久保护,不得开发建设。
项目距离最近的启
东市生态红线区域即通
启运河(启东市)清水
通道维护区约 4.3km,
不在上述划定的生态红
线一、二级管控区内。
项目选址符合《江苏省
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
划》要求。
符
合
3 坚守环境质量底线,严格污染物总量管控。
根据规划区域及周边环境质量现状和目标,确定
根据《2020 年度南通市
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符
合
— 3 —
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上限,园区新增排放量实行
区域内现役源削减量按相关规定替代。落实园区
现有燃煤锅炉淘汰及清洁能源替代计划,对不符
合园区产业定位的人造革制造、橡胶与塑料制
品、建材、木制品及家具制造等现有企业,进行
强制清洁生产审计,采取有效措施, 削减挥发
性有机物、颗粒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等污染物
的排放量,淘汰关闭治理无望企业,确保实现区
域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强化园区挥发性有机物、
恶臭污染物等有毒有害废气防治,推进生产工艺
技术和污染治理技术改造,各类大气污染物排放
须满足国家、省污染物排放标准最新要求。严格
按照园区规划的产业布局与功能分区引进建设
项目,生物医药产业片区引进项目不得含有化学
合成制药工艺。按照污染源“梯度分布、边界控
制”的原则,对园区的污染源布局进行调整优化,
加强对教学科研片区、学校、医院、居民区等环
境敏感目标的保护,在环境敏感目标邻近地块应
设置产业控制带,控制带内禁止新建涉及高挥发
性有机物、产生恶臭气体、涉及重点重金属排放、
强噪声源的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目标边界处应建
设合理宽度的绿化隔离带。
2020年启东市主要空气
污染物指标监测结果
SO2、NO2、O3、PM10、
PM2.5、CO均能满足《环
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准,因此判定为达标
区。振海河监测断面中
各水质因子均能满足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
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要求。项目四
周厂界环境噪声均符合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3
类区标准。项目 1#排气
筒中油雾排放浓度符合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试行)》
(GB18483-2001)排放
要求;厂界处颗粒物可
达到江苏省《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2/4041-2021。
4
结合区域资源消耗上线要求,制定环境准入
负面清单, 严格入园产业和项目的环境准入。按
园区开发布局、产业定位及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严格执行环境准入制度,建立产业引入管理清
单,制定园区鼓励发展的产业准入正面清单和禁
止或限 制准入负面清单(包括重要的生产工序、
设备和产品),并在园 区规划实施中推进落实。
建立引进项目会商机制,实行入园企业环保准入
审核制度,与产业定位不符的“高污染、高排放、
高耗能”项目一律不得入园区。实施现有产业结
构调整与升级, 夯实主导产业定位,逐步实现产
业转型,园区应重点发展壮大 新能源、新材料、
新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 技
术、新能源汽车、空天海洋装备配套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引进项目的生产工艺、设备、污染治理
技术以及单位产品污染物 排放和资源利用率均
需达到同行业先进水平。
项 目 属 于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
制造,不属于限制、禁
止类项目,不属于环境
准入负面清单项目。所
选工艺设备选用了高
效、先进的设备,提高
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
品的损耗率,减少了原
料的用量和废物的产生
量,减少了物流运输次
数和运输量,节省了能
源。
符
合
综上,项目位于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符合启东市用地规划要求。本项目进行食品制造,与园区主导产业不冲突,
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程度较轻且易于防治,与规划环评及审批意见相关
要求相符。
— 4 —
其他符
合性分
析
1.2.1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相符性分析
1、与生态保护红线相符性
2020年 1月 8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
域规划》,其中,启东市的生态管控区域总计 357.1km2,其中国家级生态
保护红线范围 68.39km2、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 288.71km2,启东市范围
内生态红线区域情况见表 1-2。
表 1-2 启东市范围内的生态空间管控区域
生态
空间
保护
区域
名称
主导
生态
功能
范围 面积(平方公里)
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范围 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范围
国家
级生
态保
护红
线面
积
生态
空间
管控
区域
面积
总面
积
通吕
运河
(启
东市)
清水
通道
维护
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 启东市境内通吕运河水体
及两岸各 500米。 - 9.67 9.67
通启
运河
(启
东市)
清水
通道
维护
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 启东市境内通启运河水体
及两岸各 500米。 - 34.78 34.78
启东
市饮
用水
水源
保护
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一级保护区位于启东市南
侧、崇明岛北侧长江水域。
范围为:取水口上游 1000
米至下游 500 米,及其两
岸背水坡堤脚外 100米范
围内的水域或陆域。二级
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以外
上溯 2000米、下延 500 米
范围呢的水域或陆域。准
保护区:二级保护区以外
上溯 2000 米、下延 1000
米范围内的水域和陆域
- 1.4 - 1.4
— 5 —
启东
长江
口(北
支)湿
地省
级自
然保
护区
生物
多样
性保
护
包括自然保护区的核心
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核心区、缓冲区四至坐标:
1、121°53′26.50″E,
31°40′17.23″N;
2、121°52′40.31″E,
31°39′20.10″N;
3、121°53′51.46″E,
31°37′26.14″N;
4、122°04′25.40″E,
31°36′04.90″N;
5、122°06′43.40″E,
31°38′45.00″N;
6、122°07′10.40″E,
31°39′49.50″N;
7、122°04′20.00″E,
31°42′58.00″N。
实验区四至坐标:
1、121°56′11.38″E,
31°44′14.10″N;
2、121°58′47.15″E,
31°44′23.47″N;
3、121°58′46.51″E,
31°42′39.54″N;
4、121°56′05.93″E,
31°42′26.95″N;
5、121°45′06.10″E,
31°41′12.37″N;
6、121°53′26.50″E,
31°40′17.23″N;
7、121°52′40.31″E,
31°39′20.10″N;
8、121°53′51.46″E,
31°37′26.14″N;
9、121°43′59.07″E,
31°40′08.90″N。
启东长江口(北支)湿地
省级自然环境保护区国家
级生态红线以外的部分(8
含海域)
56.88
158.0
3(含
海域)
214.91
(含
海域)
启东
沿海
重要
湿地
湿地
生态
系统
保护
-
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
(北区)外侧潮间带。坐
标:
1、121°58′47.15″E,
31°44′23.45″N;
2、121°58′46.52″E,
31°42′39.55″N;
3、122°0′7.89″E,
31°42′46.05″N;
4、122°0′7.16″E,
31°44′28.14″N。
- 7.23 7.23
— 6 —
新三
和港
河清
水通
道维
护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
启东市境内新三和港河南
闸至新三和港河北闸水域
及两岸各 500米
- 30.30 30.30
蒿枝
港河
清水
通道
维护
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 启东市境内蒿枝港河及两
岸各 500 米 - 15.37 15.37
头兴
港河
清水
通道
维护
区
水源
水质
保护
- 启东市境内头兴港河及两
岸各 500 米 - 33.33 33.33
南通
圆陀
角省
级湿
地公
园
湿地
生态
系统
保护
南通圆陀角省级湿地公园
总体规划中确定的范围
(包括湿地保育区和恢复
重建区等)
- 10.11 - 10.11
小计 68.39 288.71 357.1
根据《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苏政发[2020]1 号)和《南
通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通政办规[2021]4号),项
目距离最近的通启运河(启东市)清水通道维护区约 4.3km,项目不在生
态空间管控区域内。
因此项目选址符合《江苏省生态空间管控区域规划》和《南通市“三
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要求。项目与生态红线位置关系详
见附图 4。
2、与“环境质量底线”相符性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
中二级标准要求,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根据启东市重点监测断
面年鉴(2020)的数据可知,启东市振海河各水质因子均能满足《地表水
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项目厂界环境噪声均符
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 3类区标准。
— 7 —
本项目的实施不会改变环境功能类别,与“环境质量底线”要求相符。
3、与“资源利用上线”相符性
项目为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所使用的能源主要为水、
电能、天然气等,物耗及能耗水平较低。项目所选工艺设备选用了高效、
先进的设备,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产品的损耗率,减少了原料的用量
和废物的产生量,减少了物流运输次数和运输量,节省了能源。
本项目建设符合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
4、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相符性
本项目所在启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发展负面清单见表 1-3。
表 1-3 产业发展负面清单要求
项目 要求和清单
基本要求
禁止新建、改建、扩建化学制浆造纸、制革、化工、印染、电镀、
酿造等污染严重的项目。
不得引进采用落后的生产工艺或生产设备,高水耗、高物耗、高能
耗,清洁生产达不到国内先进水平的项目;
不得引进工艺废气含有难处理的、有毒有害物质,或生产废水含难
降解有机污染物、“三致”污染物的项目;
不得引进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中禁止的类别和存在严重污染且不能
达标排放的企业;
限制引进其他与园区产业定位不符的项目。
限制类产业
政策及规定
清单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正)、《外商投资产业
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产业转移指导目录(2012 年本)》、《淮
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限制、
淘汰目录和能耗限额》、《南通市工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南通市
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4年本)》等。
限制类项目
或工艺清单
装备制造产业:2 臂及以下凿岩台车制造、装岩机(立爪装岩机除
外)制造、40平方米及以下筛分机制造、直径 700毫米及以下旋流器制
造、斗容 3.5 立方米及以下矿用挖掘机制造、矿用搅拌、浓缩、过滤设
备(加压式除外)制造、30万千瓦及以下常规燃煤火力发电设备制造(综
合利用、热电联产机组除外)、6 千伏及以上(陆上用)干法交联电力
电缆制造、6300 千牛及以下普通机械压力机制造、非数控剪板机、折弯
机、弯管机制造、普通高速钢钻头、铣刀、锯片、丝锥、板牙制造;棕
刚玉、绿碳化硅、黑碳化硅等烧结块及磨料制造、直径 400毫米及以下
人造金刚石切割锯片制造、P0 级、直径 60 毫米以下普通微小型轴承制
造、8.8 级以下普通低档标准紧固件制造、驱动电动机功率 560千瓦及以
下、额定排气压力 1.25兆帕及以下,一般用固定的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制造、56英寸及以下单级中开泵制造、动圈式和抽头式手工焊条弧焊机、
— 8 —
限制类项目
或工艺清单
Y系列(IP44)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 80~355)及其派生系列,Y2
系列(IP54)三相异步电动机(机座号 63~355)、背负式手动压缩式
喷雾器、背负式机动喷雾喷粉机、手动插秧机、青铜制品的茶叶加工机
械、双盘摩擦压力机等。
生产性服务业:危险化学品贮存和运输、危险废物贮存与运输;涉
及较大风险的生物安全实验室(P2、P3、P4)、化学实验室等。
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禁止农药项目,禁止建设使用传染性或潜
在传染性材料的实验室及项目、禁止进行手工胶囊填充工艺、软木塞烫
腊包装药品工艺等《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 年本)》中淘汰及限
制的工序。禁止不符合 GMP 要求的药品项目入区。
新材料产业:普通功率和高功率石墨电极压型设备、焙烧设备和生
产线;直径 600毫米以下或 2 万吨/年以下的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生产线;
8万吨/年以下预焙阳极(炭块)、2 万吨/年以下普通阴极炭块、4万吨/
年以下炭电极生产线;10000 吨/年以下电解金属锰单条生产线(一台变
压器),电解金属锰生产总规模为 30000吨/年以下的企业;采用地坑炉、
坩埚炉、赫氏炉等落后方式炼锑;采用烧结锅、烧结盘、简易高炉等落
后方式炼铅工艺及设备;利用坩埚炉熔炼再生铝合金、再生铅的工艺及
设备;铝用湿法氟化盐项目;1 万吨/年以下的再生铝、再生铅项目;再
生有色金属生产中采用直接燃煤的反射炉项目;未配套制酸及尾气吸收
系统的烧结机炼铅工艺;50 吨以下传统固定式反射炉再生铜生产工艺及
设备;4 吨以下反射炉再生铝生产工艺及设备;离子型稀土矿堆浸和池
浸工艺;稀土氯化物电解制备金属工艺项目;新建单系列生产能力 5 万
吨/年及以下、改扩建单系列生产能力 2万吨/年及以下、以及资源利用、
能源消耗、环境保护等指标达不到行业准入条件要求的再生铅项目。
光学仪器制造业:严格限制汞、铅、砷的使用。新能源电池制造:
污染严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上游企业(单晶、多晶硅棒生产),铅蓄电
池极板生产项目;排放重金属的电池建设项目。
其他:专门从事危险化学品生产、仓储、运输的项目,或者使用危
险化学品从事反应型生产的企业;燃煤、重油、渣油的锅炉和窑炉;涉
及重金属污染物排放的项目。
本项目位于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黄海路 68 号,项目用地属于
规划中的工业用地。项目属于食品制造业,不属于限制、禁止类项目,不
属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项目。
综上所述,本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相关要求,具体见表 1-4。
表 1-4 本项目与南通市“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
项目 相符性分析 相符性
生态保护红线 本项目与生态红线区域管控区无相交区域 相符
环境质量底线
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良好,污染物产生量不会造
成区域环境质量下降
相符
资源利用上线 项目所属行业不属于高能耗行业 相符
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项目不在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相符
— 9 —
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根据《南通市“三线
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实施方案》(通政办规[2021]4号),本项目所在
区域属于重点管控单元。
本项目与重点管控单元的符合性分析见表 1-5。
表 1-5 本项目与南通市生态环境总体准入管控要求的符合性分析
管控领域 符合性分析 相符性
空间布
局约束
1. 严格执行《南通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通
政办发[2018]42 号)、《南通市“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
行动实施方案》(通政办发[2017]55号)、《南通市打赢
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 年)(通
政发[2018]63号)、《南通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通
政发[2017]20号)、《南通市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通
政发[2016]35号)等文件要求。
2严格执行《(长江经济带发展负面清单指南)江苏省实
施细则(试行)》;禁止引入《南通市工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淘汰类的企业、列入《南通市工业技术改造负
面清单》严格禁止的技术改造工艺装备及产品。本项目
属于允许类项目。
3.根据《南通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规划》(通
政办发[2018]42 号)沿江地区不再布局石化项目,本项目
不属于。
4.本项目位于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聚海路 32号,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化工园区集中
区规范管理的通知》(苏政发[2020]94号)、《市政府关
于印发南通市化工产业环保准入指导意见的通知》(通
政发[2014]10号),本项目不位于启东的产业控制带范围,
不属于省域范围内需要重点保护的岸线、河段和区域;
不位于长江干支流两侧 1 公里范围内。
符合空间
布局约束
要求
污染物排
放管控
1. 严格落实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项目排放有组织
油雾 0.0278t/a,无需申请总量。
2.本项目从事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不属
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本项目实施雨污分流;
3.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排污权有偿使用和
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115号)及
配套的实施细则中,关于新、改扩建项目获得排污权指
标的相关要求。 本项目无排污权指标的要求。
符合污染
物排放管
控要求
环境风
险防控
1.落实《南通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2020年修订版》
(通政办发[2020]46 号)
2.根据《南通市化工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计划
(2019-2021年)》(通政办发[2019]102号)企业必须
严格危废处置管理,强化对危废的收集贮存和处置的监
督管理本项目涉及污泥等环境风险物质,环境风险 Q值
为 0.13,在采取本次评价提出的各项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制定环境风险管理制度的基础上,环境风险可防控。
符合风险
防控要求
— 10 —
资源利用
效率要求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禁燃区禁止
新建、扩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项目和设施,已建成的应
逐步改用天然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本项目使用电
能,属于清洁能源。
2.化工行业新建化工项目须达到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
或行业先进水平,生产过程连续化、密闭化自动化、智
能化钢铁行业沿海地区新建钢厂、其他地区钢厂改造开
级项目必合《江苏省钢行业布局优化结构调整项目建设
实施标准》要求。
3.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落实《江苏省地下水超采区划分
方案)(苏政复(2013)59号),在海门区的海门城区、三厂、
常乐等乡镇共计 1369 平方公里实施地下水禁采:在如东
县的港及马塘、岔河、洋口、事利等乡镇,海门区除三
阳、海永外的大部分地区,启东市的龙、吕四、北新等
镇,通州区的东社镇、二甲镇,通州清的三余镇等地 20958
平方公里,实地下水限采。本项目用水为自来水,不涉
及地下水开采,能耗和水耗符合要求。
符合资源
利用效率
要求
1.2.2项目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
类、淘汰类目录,故属于允许类项目。项目不属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 年本)(苏政办发[2013]9号)及《关于调整<
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部分条目的通知》
(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目录,属于允许类项
目。
项目已经由启东市近海镇人民政府备案,项目代码:
2017-320681-14-03-557869。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和地方产业政策。
1.2.3项目与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相符性分析
本项目不属于“两高”行业、产能过剩行业,本项目符合《中共江苏省
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
(苏发〔2016〕47号)、《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江苏省“两减六治三提
升”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7〕30 号)等文件的要求。
— 11 —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建设
内容
2.1 项目建设内容
变动前的项目于2018年4月26号取得批文,文件号:启行审环[2018]69号。
本次变动为电炒锅油烟新增油烟净化装置设备,新增污染因子,故委托本单
位编制《启东市唯娥食品有限公司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重大变
动)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变动前后均从事调味品制造。调整前已申
请排污许可,证书编号为:91320681MA1T6Q7C1Q001Q。
2.2 产品方案
项目变动后产品方案未发生变化,年生产固态调味料1000吨,液态调味
料300吨,半固态调味料1000吨,食用调味油300吨。本项目产品方案见表2.2-1。
表 2.2-1 本项目产品方案
序号 产品名称 生产规模
1 固态调味料 1000t/a
2 液态调味料 300t/a
3 食用调味油 300t/a
4 半固态调味料 1000t/a
2.3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
变动后,项目员工人数未发生变化,为13人,实行8小时生产,年工作天
数300天,总计生产小时为2400h/a。项目无食堂无住宿。
2.4 编制依据
根据生态环境部颁布的《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
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中附件,对于“其他工业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
的界定,本项目属于重大变化,需重新申报环评。判定依据及判定结果见表
2-4.1,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判别情况见表 2- 4.2。
表 2.4-1 “建设项目重大变动”判定一览表
序号 类别 界定内容
调整前项目建
设情况
调整后项目建设
情况
是否
属于
重大
变动
1 性质 建设项目开发、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的
建设项目开发、
使用功能未发
生变化的
建设项目开发、
使用功能未发生
变化的
否
— 12 —
2
规模
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加30%及以
上的
本项目属于生
产性企业,年生
产固态调味料
1000吨,液态调
味料 300 吨,半
固态调味料
1000吨,食用调
味油 300吨
本项目属于生产
性企业,年生产
固态调味料 1000
吨,液态调味料
300吨,半固态
调味料 1000 吨,
食用调味油 300
吨不变
否
3 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废
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废水不涉及第
一类污染物排
放量增加。
废水不涉及第一
类污染物排放量
增加。
否
4
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项目
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导致相
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细颗粒物不
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氮
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挥发性有机
物;臭氧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为氮
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其他大气、
水污染物因子不达标区,相应污染物
为超标污染因子);位于达标区的建
设项目生产、处置或储存能力增大,
导致污染物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本项目位于达
标区。
本项目位于达标
区。
否
5 地点
重新选址;在原厂址附近调整(包括
总平面布置变化)导致环境防护距离
范围变化且新增敏感点的
项目建设地址
为启东市高新
技术产业开发
区黄海路 68号
本项目在原址建
设,不重新选址。
否
6
生产
工艺
新增产品品种或生产工艺(含主要生
产装置、设备及配套设施)、主要原
辅材料、燃料变化,导致以下情形之
一:
(1)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毒性、
挥发性降低的除外);
(2)位于环境质量不达标区的建设
项目相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的;
(3)废水第一类污染物排放量增加
的;
(4)其他污染物排放量增加10%及以
上的。
产品及工艺见
章节 2.8、主要
原辅材料见表
2.6-1。燃料为电
加热。
产品及工艺见章
节2.8、主要原辅
材料见表2.6-1、
燃料未发生改变
导致以下情形:
(1)新增废气因
子油雾;
(2)位于环境质
量达标区;
(3)不涉及废水
第一类污染物排
放量;
(4)油雾排放新
增 10%以上
是
7
物料运输、装卸、贮存方式变化,导
致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量增加10%
及以上的。
装卸均在厂区
内进行
运输、装卸、贮
存方式未发生变
化
否
— 13 —
8
环境
保护
措施
废气、废水污染防治措施变化,导致
第6条中所列情形之一(废气无组织
排放改为有组织排放、污染防治措施
强化或改进的除外)或大气污染物无
组织排放量增加10%及以上的。
生活污水处理
经化粪池处理
后纳管。清洗废
水经废水处理
设施处理后纳
入排放。
废气系统图见图
4.2-2,废气由油
烟净化装置处理
后通过 1#排气筒
排放,新增污染
物;废水处理设
施不变。
是
9
新增废水直接排放口;废水由间接排
放改为直接排放;废水直接排放口位
置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项目不涉及直
接排放口
项目不涉及直接
排放口
否
10
新增废气主要排放口(废气无组织排
放改为有组织排放的除外);主要排
放口排气筒高度降低10%及以上的。
项目不涉及主
要排放口
项目不涉及主要
排放口
否
11 噪声、土壤或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变
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噪声防治措施
为安装隔声门
窗;隔声减震措
施,不涉及土
壤、地下水防治
措施
噪声防治措施未
发生改变,不涉
及土壤、地下水
防治措施
否
12
固体废物利用处置方式由委托外单
位利用处置改为自行利用处置的(自
行利用处置设施单独开展环境影响
评价的除外);固体废物自行处置方
式变化,导致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
生活垃圾委托
环卫部门清云;
一般固废由合
法合规单位处
置;危险废物委
托有资质单位
处置
固废处置方式未
发生改变
否
13
事故废水暂存能力或拦截设施变化,
导致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弱化或降低
的
不涉及事故废
水
不涉及事故废水 否
表 2.4-2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判别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T4754-2017)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
理名录》
环境影响评价分
类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
造
十一 食品制造业 调味品、
发酵制品制造
报告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
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项目须开展环境影响评
价工作,启东市唯娥食品有限公司委托技术单位南京睿华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进行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本项目从事食品制造业,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及其修改单,本项目属于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根据《建设项
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环境保护部令第 16号)》,本项
— 14 —
目属于“十一 食品制造业”大类中“14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其他”项
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2.5项目组成
2.5.1项目组成表
本项目变动后建筑方案以及布局见表2.5-1。
表 2.5-1 项目建筑方案与功能布局
序号 名称
楼
层
功能和用途
建筑面积
(m2)
变化情
况
1
车
间
包装存放间
1楼
用于存放外包装 40 不变
2 清洗间 用于清洗原辅材料 40 不变
3 脱包间 用于去除外包装 30 不变
4 清洗间 清洗原辅材料 30 不变
5 配料间 进行比例配料原辅材料 30 不变
6 灌装间 灌装成品 80 不变
7 炒制间 炒制原辅材料 80 不变
8 杀菌间 包装瓶的杀菌 16 不变
9 冷却间 半成品的冷却 30 不变
10 包装间 成品包装 80 不变
11 实验室
2楼
用于留样保存 25 不变
12 脱包间 用于去除外包装 30 不变
13 搅拌间 搅拌半成品 80 不变
14 清洗间 清洗搅拌机等 20 不变
15 灌装间 灌装成品 80 不变
16 包装间 成品包装 60 不变
17 仓库 两
层
位于整个厂房的最东侧,一楼、
二楼都有仓库,用于存放成品
150 不变
18 办公室 2楼 位于二楼最西侧 130 不变
19 冰库 1楼 用于原辅材料的冷藏冷冻 60 不变
20 一般固废仓库 1层 一般固废暂存 10 不变
21 危废仓库 1层 危废暂存 10 不变
22 其他 109 不变
总计 / 1400 不变
项目工程组成见表2.5-2。
表 2.5-2 项目组成一览表
序
号
类别
系统(设施)名
称
内容和规模 变化情况
1
主体
工程
车
间
包装存放间 用于存放外包装
依托原有
2 清洗间 用于清洗原辅材料
3 脱包间 用于去除外包装
4 清洗间 清洗原辅材料
— 15 —
5 配料间 进行比例配料原辅材料
6 灌装间 灌装成品
7 炒制间 炒制原辅材料
8 杀菌间 包装瓶的杀菌
9 冷却间 半成品的冷却
10 包装间 成品包装
11 实验室 用于留样保存
12 脱包间 用于去除外包装
13 搅拌间 搅拌半成品
14 清洗间 清洗搅拌机等
15 灌装间 灌装成品
16 包装间 成品包装
17 储运
工程
仓库
位于整个厂房的最东侧,一楼、二楼都
有仓库,用于存放成品 依托原有
18 冰库 用于原辅材料的冷藏冷冻
19
公用
工程
供电系统 市政电网供应 依托原有
20 给水系统 给水通过市政供水管网供应 依托原有
21 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接入市政污
水管网,清洗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隔
油池-格栅-UASB-SBA)处理后纳管排放
依托原有
22 辅助
工程
办公室 位于二楼最西侧 依托原有
23
环保
工程
废水处理系统
项目所在厂区雨污分流,雨水经雨水排
口纳入市政雨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化粪
池预处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清洗废
水经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格栅
-UASB-SBA)后与生活污水一起接管。
依托原有
24
废气处理系统
拌料粉尘无组织排放 依托原有
25 炒制油烟经集气罩收集+油烟净化装置
吸附后由 1#排气筒排放 新建
26
固
体
废
物
处
理
一般工业
固废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
合法合规单位回收利用处置
依托原有
危险废物
危险废物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委托有资
质单位处置。
依托原有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垃圾桶收集,由环卫部门定期
清运。
依托原有
27 噪声防治措施 通过选用低噪设备,安装隔声门窗;隔
声减震措施。
依托原有
2.5.2项目设备清单
变动前后设备发生变化,新增了油烟净化装置等,减少了绞肉机等。项
— 16 —
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见下表2.5-3。
表 2.5-3 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清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数量
放置位置 单位 设施参数调整
前
变动情况
调整后
全厂
1 电炒锅 5 -3 2 车间 台 50kw
2 小型电炒锅 0 +1 1 车间 台 150kw
3 固态调味料
包装机
1 0 1 车间 台 15kw
4 液态调味料
包装机
1 0 1 车间 台 10kw
5 食用调味油
包装机
1 +1 2 车间 台 10kw
6 半固态调味
料包装机
1 +1 2 车间 台 15kw
7 大型绞肉机 2 -1 1 车间 台 15kw
8 小型绞肉机 1 0 1 车间 台 15kw
9 切丁机 0 +1 1 车间 台 15kw
10 蔬菜粉碎机 1 0 1 车间 台 15kw
11 空压机 2 -1 1 车间 台 20kw
12 油烟机 5 -3 2 车间 台 30kw
13 冰库 2 +1 3 车间 台 25kw
14 冰柜 2 -1 1 车间 台 30kw
15 交替磨机 2 -1 1 车间 台 30kw
16 一体化污水
处理装置
1 0 1 车间 套 50kw
17 油烟净化设
备
1 0 1 车间 套 25kw
18 封口机 0 +2 2 车间 台 25kw
19 固态调味料
搅拌机
0 +1 1 车间 台 20kw
20 固态调味料
粉碎机
0 +1 1 车间 台 20kw
21 灭菌锅 0 +1 1 车间 台 50kw
合计 28 0 28 / /
2.6原辅材料
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见表2.6-1,污染物排放相关物质及元素汇总见
表2.6-2。
表 2.6-1 本项目原辅材料消耗情况
— 17 —
序号 产品
原辅材料名
称
原有使用
量 (t/a)
调整后使用
量(t/a)
最大存储量 贮存位置
1
固态调
味料
盐 305 305 10 冰库
糖粉 195 195 6.5 冰库
牛肉粉 120 120 4 冰库
奶粉 100 100 3.3 冰库
白胡椒粉 105 105 3.5 冰库
黑胡椒粉 110 110 3.5 冰库
麦芽糊精 14 14 0.5 冰库
味精 13 13 0.5 冰库
鸡粉 13 13 0.5 冰库
呈味核苷酸
二钠
2 2 0.05 冰库
二氧化硅 0.3 0.3 0.005 冰库
白砂糖 25 25 0.5 冰库
谷氨酸钠 20 20 0.5 冰库
2
液态调
味料
醋 210 210 7 冰库
生抽 70 70 2.5 冰库
老抽 30 30 1 冰库
3
食用调
味油
色拉油 278 278 12.5 冰库
辣椒片 61 61 2 冰库
大蒜 4 4 0.1 冰库
香叶粉 3 3 0.1 冰库
青花椒 11 11 0.5 冰库
4
半固态
调味料
火腿 200 200 6.5 冰库
小鱼干 60 60 2 冰库
鱿鱼 60 60 2 冰库
子弹辣椒头 80 80 2 冰库
葱 50 50 2 冰库
姜 50 50 2 冰库
蒜 50 50 2 冰库
海天蚝油 40 40 2 冰库
花椒粉 30 30 1 冰库
辣椒粉 20 20 1 冰库
生抽 20 20 1 冰库
糖 25 25 1 冰库
油 600 600 20 冰库
味精 10 10 0.5 冰库
— 18 —
5 PVC 包装袋 0 10万个 8000个 仓库
表 2.6-2 污染物排放相关物质及元素汇总表
序号 来源 物质/元素 污染物因子 产污环节 排放去向
1 油 油 油烟 G1 炒制油烟 1#排气筒
2 辣椒粉、牛肉粉等 颗粒物 颗粒物 G2 搅拌粉尘 搅拌间
2.7 公用工程
2.7.1供电
本项目照明及设备用电由市政电网引入。年用电量为130万千瓦时。
2.7.2给水
项目变动后用水仍由周边市政给水管网供应,项目取消住宿食堂,减少
食堂用水及住宿用水。
(1)生活用水
项目变动后劳动定员仍为 13人,年生产 300天,生产为一班制,每班 8h。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工人的生活用水定额宜
采用(30~50)L/人·日,本次环评取 50 L/人·日计。本项目住宿 13人,则
生活用水量为 195t/a。生活污水产生系数按 80%计,则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
为 156t/a。
(2)生产废水
本项目生产用水量为 693t/a,其中生产用水约 78t/a,原料清洗用水约
10t/a,设备清洗用水约 300t/a,地面清洗用水约为 305t/a。
①生产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在生产液态调味料加工过程中的用水量
约为 78t/a,根据生产工艺,生产用水全部进入产品中,此过程无废水产生。
②原料清洗废水
本项目需对葱、蒜、姜等原料进行清洗,根据同类项目类比,清洗用水
量约 10t/a,废水产生量按用水的 95%计算,则产生废水量为 9.5t/a。
③设备清洗废水
为避免原辅材料发霉、变质、需用水冲洗以清除设备中的残渣,清洗频
率为 1次/d,用水量约为 1t/a,则年用水量约为 300t/a,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
— 19 —
的 80%计算,则排放量为 240t/a。
④地面清洗废水
车间生产区需每日清洗,根据企业提供资料生产区约 677m2,清洗用水
按 1.5L/m2·d 计,则地面清洗用水为 305t/a。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
的 80%计算,则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 244t/a。
综上所述,项目变动后,共需 888t/a的新鲜水。
2.7.3排水
排水管网实行雨、污分流。变动后项目不设有员工食堂、宿舍。废水为
生活污水、清洗废水。
(1)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年排水量156t/a,最终进
入启东市滨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2)清洗废水
清洗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纳入市政污水管网,年排水量493.5t/a,
最终与生活污水一起进入启东市滨海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
综上,本项目年排水量649.5t/a。
本项目水平衡见图2-1。
图 2-1 水平衡图 单位 t/a
— 20 —
2.8平面布局及其合理性分析
项目设有两层,一楼主要为包装存放间、冰库、清洗间、脱包间、更衣
间、炒制间、清洗间、配料间、灌装间、冷却间、杀菌间、包装间、仓库;
二楼主要为办公室、实验室、脱包间、搅拌间、清洗间、灌装间、包装间、
仓库。整个车间的西北方向设有一般固废仓库、危废仓库。一楼:包装存放
间建筑面积40m2,主要存放包装材料,清洗间建筑面积约为40m2,主要进行
原辅材料的清洗;脱包间建筑面积约为30m2,主要去除外包装,配料间为30m2,
进行原材料的配比;炒制间约为80m2,主要进行炒制工艺,设有两台电炒锅,
一台小型电炒锅,绞肉机等设备;冷却间为30m2,用于炒制材料的冷却;灌
装间建筑面积为80m?,主要进行调味品的灌装,设有食用调味油包装机、半
固态调味料包装机;灭菌间建筑面积为16m?,设有灭菌锅,主要进行包装瓶
的灭菌;包装间建筑面积为80m?,主要进行产品的外包装;仓库建筑面积为
150m?,用于存放成品。二楼:办公室建筑面积为130m?,用于办公;实验室
建筑面积25m?,主要进行样品的留存;脱包间建筑面积为30m?,用于去除外
包装;搅拌间建筑面积为80m?,主要进行搅拌工艺,设有一台固态调味料搅
拌机、固态调味料粉碎机;清洗间建筑面积为20m?,主要进行设备的清洗;
灌装间建筑面积为80m?,设有固态调味料包装机、液态调味料包装机,进行
调味品的灌装;包装间建筑面积60m?,进行产品外包装。车间内西北角设有
一个危废仓库6m?以及10m2一般固废堆场1座,作为一般固废和危险废物的临
时贮存使用。整个厂区地势平坦,布局呈矩形,详见附图2总平面布置图。
— 21 —
工艺
流程
和产
排污
环节
2.8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
本项目产品包括食用调味油、液态调味料、固态调味料、半固态调味料。
项目调整前后产品种类未发生变化,工艺未发生变化,新增炒制油烟。
1、食用调味油生产
图 2-1 食用调味油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食用调味油料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1)原料配比:色拉油:36kg; 辣椒片:8kg; 大蒜:0.6kg; 香叶粉:
0.4kg; 青花椒:1.5kg。
(2)原料清洗:青花椒用热水清洗干净,用食品打碎机打碎。打算清洗
干净,用搅拌机搅成泥。此工序产生W1-1清洗废水。
(3)混合搅拌:将辣椒片、蒜泥、香叶粉、碎青花椒混合搅拌均匀。
(4)炒制:色拉油倒入电炒锅加热到120度,关掉电炒锅,让色拉油自
然冷却到80度,将降温到80度的色拉油浇到见拌均匀的四种原料之上,在浇
色拉油的时候需要同时搅拌四种原材料,防止原材料焦糊。此工序产生炒制
油烟G1。
(5)过滤:将色拉油和原材料搅拌均匀后密封12小时。12小时后将密封
— 22 —
的材料过滤。此工序产生残渣S1。
(6)灭菌包装:将过滤后的食用调味油进行灭菌灌装。此工序产生S2废
包装材料。
(7)清洗设备:完成生产后进行搅拌机清洗。此工序产生W1-2设备清洗
废水。
2、液态调味料生产
图 2-2液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液态调味料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1)原料配比:镇江陈醋:(海味生抽、开水)20g; 海天白醋(草菇
老抽、香味生抽):20g;恒顺香醋(米醋、薄荷香精):40g。
(2)原料混合搅拌:将三种原料混合搅拌均匀。
(3)灭菌包装:将搅拌后的原材料进行灭菌罐装。此工序产生 S2废包
装材料。
(4)清洗搅拌机:完成生产后进行搅拌机清洗。此工序产生 W1-2设备
清洗废水。
3、固态调味料生产
— 23 —
图 2-3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调味料(固态)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1)原料配比:主料:糖粉(牛肉粉、奶粉、白胡椒粉、黑胡椒粉):
520g;辅料:食用盐 230g;白砂糖 20g; 麦芽糊精(味精、鸡粉)3g;谷氨
酸钠 15g;呈味核苷酸二钠 1g;二氧化硅 0.2g。
(2)将上述七种原料混合均匀,倒入搅拌机里搅拌充分。此工序产生
G1搅拌粉尘。
(3)将搅拌后的原材料进行灭菌包装。此工序产生 S2废包装材料。
(4)清洗搅拌机:完成生产后进行搅拌机清洗。此工序产生 W1-2设备
清洗废水。注:此产品需要在干燥、恒湿的环境里操作加工。
3、半固态调味料生产
图 2-4半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 24 —
调味料(半固态)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1)原料配比:主料:火腿 100g;小鱼干 30g;鱿鱼 30g;(可用猪
肉、牛肉、鸡脯肉、虾、银鱼、鱼干、菌菇类代替三味主料)
辅料:四川子弹头辣椒(可用笋丁、秋葵、香菇、杏鲍菇代替)40g;
葱 25g;姜 25g;蒜 25g;海天蚝油(可用豆瓣酱、海鲜酱、辣酱、猪油、
色拉油、黄豆酱、豆豉)20g; 花椒粉(酸梅膏)15g; 辣椒粉 10g; 生
抽(米酒)10g; 糖 12.5g; 油 300g; 味精 5g。
(1)原料清洗:清洗原材料鱿鱼、辣椒、葱、姜、蒜。此工序产生
W1-1清洗废水。
(2)下料搅拌炒制:将火腿、鱿鱼打碎至粒状,将四川子弹头辣椒、
葱、姜、蒜打碎;将油倒入电炒锅加温到 80度;将葱、姜、蒜放入油中煸
炒出香味;放入火腿、小鱼干、鱿鱼、四川子弹头辣椒煸炒出海鲜和辣椒
的香味;放入海天蚝油、花椒粉、辣椒粉、生抽、糖搅拌均匀后再炒制二
分钟。此工序产生 G2搅拌粉尘。炒制温度 80摄氏度的时候不产生油雾。
(3)灭菌包装:炒制完成后的产品冷却后进行灭菌包装。此工序产生
S2废包装材料。
(4)清洗设备:完成后进行设备清洗。此工序产生 W1-2设备清洗废
水。
其他产污环节:
● 地面清洗废水W1-3;
● 生活垃圾S3;
● 污泥S4。
表2-5 生产工艺排污情况
污染
物
编号 产污工序 污染物名称 污染因子 排放去向
废气
G1 炒制 炒制油烟 油烟 1#排气筒
G2 搅拌 搅拌粉尘 颗粒物 车间内无组织排放
废水
W1-1 原材料清洗
清洗废水
COD、BOD5、
NH3-N、SS、
TP、TN、动
植物油
废水处理设施后纳管W1-2 设备清洗
W1-3 地面清洗
— 25 —
W2 员工生活 生活污水
COD、BOD5、
NH3-N、SS、
TP、TN
化粪池预处理后纳管
固体
废物
S1 过滤 残渣 残渣 合法合规单位回收利
用处置S2 包装 废包装材料 包装材料
S3 员工生活 生活垃圾 果皮纸屑等 环卫部门清运
S4 废水处理 污泥 污泥 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噪声
N1 厂房内生产设备 生产设备噪
声
Leq(A) /
N2 风机 风机设备噪
声
Leq(A) /
— 26 —
与项
目有
关的
原有
环境
污染
问题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原有项目的污染见下面变动前项目环评批复落实情况的分析。
变动前项目环评批复落实情况
变动前项目于 2018年 4月 26日获得《启东市唯娥食品有限公司食品酱
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启行审环[2018]69
号)。变动前项目环评批复要求及实际执行情况见表 2-6。
表 2-6环评批复要求和落实分析
序号 环评批复要求 项目情况
落实情
况
1
选用先进工艺和设备,生产过
程所需设备、生产工艺及产品符合
产业政策相关要求,不得使用淘汰
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减少污染物
产生和排放。
本项目没有使用淘汰落后工
艺和设备,生产设备、生产工艺及
产品均符合产业政策和相关要求。
落实
2
严格实施“雨污分流、清污分
流”,生产废水配建匹配的废水处
理设施(处理工艺:隔油池+格栅
+UASB+SBR),生活废水经隔油
池处理后,所有废水经处理符合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中三级标准
及纳管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处理
厂作深度处理。
本项目已采用“雨污分流、清
污分流”。生产废水经废水处理设
施(隔油池+格栅+UASB+SBR)
处理后与经化粪池预处理后的生
活污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其中氨氮、总磷满足《污水排入城
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表 1 中 B 等
级标准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
送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
限公司处理后达标排放。
落实
3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须符合《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16927-1996)表 2 中无
组织排放标准限值。项目使用电加
热, 无锅炉建设内容。本项目无
粮食原料酿造发酵工艺。
本项目无组织满足江苏省《大
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2/4041-2021排放标准;1#排
气筒油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
准(试行)》(GB18483-2001)。
项目无锅炉建设,无粮食原料酿造
发酵工艺。
新增 1#
排气筒
排放油
烟
— 27 —
4
合理布局主要噪声源的设置
位置,高噪声设备须最大限度远离
厂界或居民点,并采取有效隔声降
噪措施,选用其他生产设备时应考
虑消声设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
准》(GB12348-2008)3类标准要
求。
已采取综合性降噪、减振措
施,确保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
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类标准要求。
落实
5
危险固废、一般工业固废、
生活垃圾须分类收集、分质处置,
不得随意倾倒、填埋处置,避免产
生二次污染。残渣、废包装材料等
综合利用,一般工业固废的贮存处
置参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
处置污染控制标准》
(GB18599-2001)标准执行;生
活垃圾由园区环卫部门收集处理。
各类固体废物已分类收集,生
活垃圾、残渣由环卫部门定期清
运;废包装材料由合法合规单位处
置;污泥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落实
变动前环评报告内容如下:
1、项目名称: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
2、项目位置:启东市高新区黄海路 68号;
3、总投资:850万;
4、工作人数:13人;
5、工作制度:本项目劳动定员 13人,有食堂,无住宿,工作日 300天,
为一班制生产,一班 8小时,年工作 2400小时。
6、变动前项目工程组成见表 2-7。
表 2-7 变动前项目工程组成
工程名称 设计能力 备注
辅助
工程
仓库冷藏 28.73m2 原料冷藏
(冷媒使用环保型混合氟利
昂)仓库冷库 30.56m2
成品仓库 114.9 m2 成品堆放
办公室 126.72 m2 办公
样品间 30 m2 样品展示
产品间 120.41 m2 产品展示
公用
工程
给水 1200t/a 市政供水
排水 898.5t/a 接管
供电 130万 kw·h/a 本地电网
环保
工程
废气
处理
无组织下料
搅拌粉尘
/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GB16297-1996)中表
— 28 —
2中二级标准无组织排放限
值
食堂油烟
油烟净化机组
风机风量 4000m3/h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中的小型
类标准
废水
处理
生产废水 厂区自建污水处理设施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表 4 中三级标准
生活废水
食堂废水
隔油池+化粪池
固废
处理
残渣 1.7t/a 环卫清运
废包装材料 0.8 t/a 环卫清运
生活垃圾 3.12 t/a 环卫清运
噪声
厂房隔声
减震措施
厂界噪声符合《工业企业厂
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类标准
变动前环评生产工艺:
变动前后仅食用调味油工序新增了炒制油烟,其他工艺未发生变化。变
动后项目生产工艺详见“2.8 工艺流程和产排污环节”章节。变动前生产工艺
见下图。应加强废物在厂区内运输过程的管理措施,防止存放、装运过程中
产生的二次污染。
本项目产品包括食用调味油、液态调味料、固态调味料、半固态调味料。
1)变动前食用调味油的生产工艺流程图详细如下:
2-8食用调味品工艺流程图
食用调味品生产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说明:
1.调味料(调味油)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原料清洗
混合搅拌
炒制
过滤
灭菌包装
清洗搅拌机
W1-1 清洗废水
S1-1 残渣
S1-2 废包装材料
W1-2 清洗废水
— 29 —
色拉油:36kg; 辣椒片:8kg; 大蒜:0.6kg; 香叶粉:0.4kg; 青花
椒:1.5kg。
(1)青花椒用热水清洗干净,用食品打碎机打碎。打算清洗干净,用搅
拌机搅成泥。
(2)将辣椒片、蒜泥、香叶粉、碎青花椒混合搅拌均匀。
(3)色拉油倒入电炒锅加热到 120度,关掉电炒锅,让色拉油自然冷却
到 80度。
(4)将降温到 80 度的色拉油浇到见拌均匀的四种原料之上,在浇色拉
油的时候需要同时搅拌四种原材料,防止原材料焦糊。
(5)将色拉油和原材料搅拌均匀后密封 12小时。
(6)12小时后将密封的材料过滤。
(7)将过滤后的香油进行灭菌灌装。
变动前主要污染工序:
1、废气
变动前项目废气主要为搅拌粉尘、食堂油烟。
(1)粉尘
本项目在固态及半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糖粉、胡椒粉等原料在粉碎搅
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粉尘。类比同类企业,粉尘产生量按原料用量的0.2‰
计算,固态原料投入总量为1022.3t/a,半固态原料投入总量为635t/a,在密闭
的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产生的粉尘量约为0.33t/a,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2)食堂油烟
厨房在烹饪过程中,所用的油主要有植物油和动物油。在高温条件下,
食用油产生大量热氧化分解产物,当发烟点达到170℃时,出现初期分解的蓝
烟雾,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分解速度加快,当温度达到250℃,油面出现大
量油烟,并伴有刺鼻气味。这种油烟扩散到空气中,与空气分子激碰撞,温
度迅速下降后冷却成露,其粒度在0.01-10μm之间,形成飘尘——可吸入颗粒
物,飘尘可在空气中长时间停留,造成城市大气环境的污染。
本项目食堂提供一餐,就餐人数为13人,燃料为液化石油气,厨房油烟
— 30 —
经油烟分离装置分离后通过排气筒由屋顶排放。据类比估计,食用油消耗量
以2.0kg/100人·餐计,食用油消耗量为0.26kg/d,烹饪时油类分解、挥发量约
占总耗油量的2%-4%,本项目以3%计,厨房油烟产生量为0.0078kg/d,合
2.34kg/a。食堂设1个灶头,油烟净化器的风量为4000m3/h,风机每天运行2h,
油烟产生浓度约0.975mg/m3,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效率以85%计,处理后油烟
排放浓度约0.15mg/m3,排放速率为0.00059kg/h,排放量为0.351kg/a。符合国
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小型类标准: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为2.0 mg/m3,净化设施去除率不低于75%的要求。
表2-9 原有项目有组织废气产排情况表
规模
耗油量
(kg/a)
油烟挥发系
数(%)
油烟产生
量(kg/a)
油烟去除
率(%)
油烟排放
量(kg/a)
排放浓度
(mg/m3)
13人/餐 78 3 2.34 85 0.351 0.15
表 2-10 原有项目无组织废气产排情况表
序号
污染物
名称
污染源位
置
污染物排
放量(t/a)
排放时间
(h/a)
最大排放速
率(kg/h)
面源面积
(m×m)
面源高
度(m)
搅拌间 颗粒物 搅拌 0.33 2400 0.1375 搅拌间(10*8) 12
2、废水
变动前项目废水主要为生产废水、职工的生活废水和食堂废水。
(1)生产废水
变动前项目生产用水量为 693t/a,其中生产用水约 78t/a,原料清洗用水
约 10t/a,设备清洗用水约 605t/a。
①生产用水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变动前项目在生产液态调味料加工过程中的用
水量约为 78t/a,根据生产工艺,生产用水全部进入产品中,此过程无废水产
生。
②原料清洗废水
变动前项目需对葱、蒜、姜等原料进行清洗,根据同类项目类比,清洗
用水量约 10t/a,废水产生量按用水的 95%计算,则产生废水量为 9.5t/a。
③设备清洗废水
为避免原辅材料发霉、变质、需用水冲洗以清除设备中的残渣,清洗频
— 31 —
率为 1 次/d,用水量约为 1t/次,则年用水量约为 300t/a,废水排放量按用水
量的 80%计算,则排放量为 240t/a。
④地面清洗废水
车间生产区需每日清洗,根据企业提供资料生产区约 677m2,清洗用水
按 1.5L/m2·d计,则地面清洗用水为 305t/a。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约为 244t/a。
因此变动前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为 493.5t/a。
(2)生活废水
变动前项目劳动定员 13 人,年生产 300天,生产为一班制,每班 8h。根
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工人的生活用水定额宜采
用(30~50)L/人·日,住宿用水定额宜采用(100-150)L/人·日,本次环评取
120 L/人·日计。变动前项目住宿 13人,则生活用水量为 468t/a,生活污水产
生系数按 80%计,则年生活污水排放量约为 374t/a。
(3)食堂废水
变动前项目食堂提供用餐,用餐人数为 13人,用水量按 10L/人·d 计,合
计为 39t/a,食堂废水产污系数以 80%计,则产生食堂废水约 31t/a。
生产废水经厂区内废水处理设施处理,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食堂
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中 A等级标准
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后送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
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标准后排入振海河。
表 2-11 项目废水产排情况一览表
水量
(t/a)
污染因子
初始浓度
(mg/L)
产生量
(t/a)
治理措施
排放浓度
(mg/L)
排放量(t/a)
原料清
洗废水
9.5
SS 400 0.0038
厂区自建
污水处理
设施
160 0.00152
氨氮 25 0.00024 15 0.00014
设备及
地面冲
洗废水
484
COD 500 0.242 175 0.0085
SS 300 0.145 120 0.058
氨氮 20 0.0097 12 0.0058
动植物油 10 0.0048 5 0.0024
BOD5 280 0.136 224 0.108
— 32 —
TN 40 0.0194 30 0.0145
TP 4 0.002 4 0.002
生活
废水
374
COD 400 0.1496
化粪池
340 0.127
SS 250 0.0935 150 0.0561
氨氮 30 0.01122 28 0.0105
TP 4 0.0015 4 0.0015
BOD5 280 0.105 224 0.084
TN 40 0.01496 30 0.01122
食堂
废水 31
COD 500 0.0155
隔油池
+
化粪池
425 0.0132
SS 350 0.0109 210 0.0065
氨氮 35 0.0019 32 0.00099
TP 4 0.00012 4 0.00012
LAS 3 0.00009 2.25 0.00007
动植物油 40 0.0012 20 0.0006
BOD5 280 0.00868 224 0.007
TN 40 0.00124 30 0.00093
变动前项目清洗废水排水量为 493.5t/a,生活污水排放量为 374t/a,食堂
废水排放量为 31t/a,所有水质满足纳管要求后接入园区污水管网,最终排入
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
3、固体废物
变动前项目营运期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一般工业固废和危险
废物三类。
(1)生活垃圾
变动前项目职工生活垃圾人均每天产生量为0.8kg,职工人数13人,年工
作300天,则年产生生活垃圾3.12 t/a,全部通过环卫清运。
(2)一般工业固废
①残渣: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食品残渣,根据厂家提供,
残渣产生量约为1.7t/a,经厂家统一收集后通过环卫清运。
②废包装材料:项目成品需通过包装进行外售,此过程会产生多余的包
装材料,根据厂家提供,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0.8t/a,由合法合规单位处置。
(3)危险废物
项目 SS的去除量约为 0.11t/a,考虑一般污泥含水率 95%,则污泥产生量
— 33 —
约为 2.2t/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固废汇总表2-12。
表 2-12变动前项目固废汇总表
序号
固废
名称
属性
产生工
序
形态
主要
成分
危险特性
鉴别方法
危险
特性* 废物代码
估算产
生量(t/a)
1
生活垃
圾
一般固体
废物
生活办
公
固 纸、塑料等
《一般固
体废物分
类与代
码》
(GB/T39
198-2020)
- - 3.12
残渣 过滤 固 原辅材料 - - 1.7
2 废包装
材料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原料包
装
固 包装桶/袋 - 146-001-07 0.8
3 污泥 危险废物 废水处
理
固 污泥、杂质
《国家危
险废物名
录》(2016
年)
T,I HW08900-210-08 2.2
4、噪声
变动前项目主要噪声设备为设备噪声及配套的风机噪声。噪声产生及治
理情况见表 2-13。
表 2-13 变动前项目高噪声设备噪声源强一览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数量/台 备注
1 电炒锅 MXRQ 5
外购
2 固态调味料包装机 F-500 1
3 液态调味料包装机 Y-202 1
4 食用调味油包装机 Y-206 1
5 半固态调味料包装机 Y-206 1
6 大型绞肉机 HYR-04 2
7 小型绞肉机 22#B 1
8 蔬菜清洗机 1500×800×800 1
9 蔬菜粉碎机 190B 1
10 空压机 OTS-1100×4 2
11 油烟机 112030-12 5
12 冰库 / 2
13 冰柜 / 2
14 交替磨机 / 2
15 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 / 1 套
16 油烟净化设备 / 1 套
项目采取噪声防治措施后,结合距离衰减和车间墙体隔声后,厂界噪声
— 34 —
排放情况见表 2-14。
表 2-14 变动前项目边界噪声排放达标情况 dB(A)
测点位
标准
昼间 夜间
点号 位名
贡献
值
本底
值
叠加
本底后
贡献
值
本底
值
预测值
1 项目东侧 3 43.4 53.8 54.18
本项目夜间不运行
2 项目南侧 3 41.7 54.3 54.53
3 项目西侧 3 41.3 54.7 54.89
4 项目北侧 3 39.8 52.6 52.82
从表 2-14可见,变动前项目投产后,各预测点噪声将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但由于本项目主要生产设备放在车间内,车间隔声效果较好,经预测,各厂
界预测点昼间噪声贡献值均能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
5、变动前污染物排放情况汇总表
变动前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见表 2-15。
表2- 15 变动前项目污染物排放情况
污染物 产生量(t/a) 削减量 排放量(t/a)
无组织废气 颗粒物 0.33 0 0.33
废水
水量 898.5 0 898.5
COD 0.4071 0.2584 0.1487
SS 0.2532 0.13108 0.12212
氨氮 0.02306 0.00563 0.01743
TP 0.00362 0 0.00362
动植物油 0.006 0.003 0.003
LAS 0.00009 0.00002 0.00007
BOD5 0.24968 0.14668 0.103
TN 0.0356 0.00895 0.02665
一般工业固废 1.7 1.7 0
生活垃圾 3.12 3.12 0
6、变动前项目环境管理制度
6.1 环境管理机构设置情况
建设单位根据质量、安全、环境管理的需要,确立了管理体系的组织机
构,设置有相应的部门和岗位,配备相应的质量、安全、环境管理人员,规
— 35 —
定相应的岗位职责。建立了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环境管理机构,实行总
经理负责、各部门分工协作、全体公司员工具体负责的环境管理体系。
6.2 企业环境管理文件
建设单位制定了工业废弃物处理合同管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接受台账
制度、现场管理和操作人员培训制度、废物处理、排放管理制度、运营状况
记录及监督管理制度、运营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车间生产造作规程、
消防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
6.3现有环境风险管理
变动前项目风险物质有油,Q值小于 1。根据现有工程的风险特征,制定
了比较全面的风险防范措施。
变动前风险防范措施包括:选址、总图布置和建筑安全防范措施;危险
废物贮存安全防范措施;工艺技术设计安全防范措施;自动控制、电气电讯
安全防范措施;防火防爆安全防范措施;消防及火灾报警系统;事故废水截
留收集系统;危险废物运输风险防范措施等。
7、环保投诉情况
本项目设备已安装到位,处于生产调试阶段,环保设备运行状态良好,
无环境问题。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信息,建厂至今无环保投诉信访事件。
8、小结
由上述分析及现场实际调查可知,原申报项目环保手续批复齐全,且现
场建设基本落实,环保设备根据项目进行调整,对应江苏省环境保护厅颁布
的《污染影响类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试行)》(环办环评函[2020]688号)
中附件,对于“新增排放污染物种类的”的界定,本项目属于重大变化,需
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
7、“以新带老”措施
变动后取消住宿和食堂,减少废水排放量。
— 36 —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区域
环境
质量
现状
3.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3.1.1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根据《2020年启东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中公开的监测数据,2020年启
东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指标监测结果见表3.1-1。
表3.1-2 2019年启东市主要空气污染物指标监测结果
污染物 年评价指标
现状浓度
/(?g/m3)
标准值
/(?g/m3)
占标率
/% 达标情况
SO2
年平均质量浓度
11 60 18.3 达标
NO2 17 40 42.5 达标
PM10 50 70 71.4 达标
PM2.5 28 35 80 达标
O3 日最大 8小时平均浓度 146 160 91.25 达标
CO 24 小时平均浓度 1200 4000 30 达标
对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本项目位于二类环境空气
质量功能区,SO2、NO2、O3、PM10、PM2.5、CO基本污染物达《环境空气质
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因此判定本项目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达标。
3.2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环办
环评[2020]33号)的要求,本环评引用江苏迈斯特环境检测有限公司于 2021
年3月5日~6日对项目附近区域地表水的相关监测数据[MSTNT20210305001]
进行分析评价。
其监测结果详见表 3.2-1。
表 3.2-1 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监测断面
监测结果(单位:mg/L,除 pH外)
pH DO COD NH3-N TP 石油类 SS
园区污水处理厂
排放口上游 500m
3.5
上午 7.14 7.05 17 0.449 0.14 0.03 24
下午 7.16 6.97 14 0.400 0.12 0.02 25
3.6
上午 7.13 7.72 13 0.291 0.11 0.02 23
下午 7.11 7.74 16 0.329 0.13 0.03 22
园区污水处理厂
排放口下游
1500m
3.5
上午 7.23 7.37 15 0.269 0.17 0.01 27
下午 7.25 7.43 13 0.320 0.18 0.02 22
3.6
上午 7.20 7.39 18 0.346 0.18 0.02 21
下午 7.17 6.98 15 0.394 0.15 0.02 26
Ⅲ类标准 6~9 ≥5 ≤20 ≤1.0 ≤0.2 ≤0.05 ≤30
— 37 —
由监测数据可知,振海河地表水监测断面水质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
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
3.3 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3类声环境功能区,厂界外周边50m范围内无声环境敏感目
标。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详见表3.1-3。
表 3.3-1 声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要素 评价因子 评价标准限值 标准来源和适用区域
声环境 LAeq
昼间≤65dB(A)
夜间≤55dB(A)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3类标准
3.4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不开展生态环境现状调查。
3.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环办
环评[2020]33号)的要求,报告表原则上不开展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本
项目厂界外500m范围内不涉及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和热水、矿泉水、温
泉等特殊地下水资源等地下水环境敏感目标,不开展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
3.6 土壤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环办
环评[2020]33号)的编制指南,报告表原则上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内,不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
环境
保护
目标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内容、格式及编制技术指南》(环办
环评[2020]33号)中敏感目标识别范围的要求,本项目大气环境厂界 500m范
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声环境厂界 5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地下水环境
厂界 50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本项目无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污染
物排
放控
制标
准
3.7废气排放标准
本项目炒制油烟经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有后通过(1#)排气筒排放,炒制
油烟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搅拌颗粒物
车间内无组织排放,执行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
— 38 —
具体标准值见表 3.7-1。
表 3.7-1 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
项目
最高允许排
放浓度
(mg/m3)
最高允许排
放速率
(kg/h)
厂界污染物监控
点浓度限值
(mg/m3)
标准来源
1#排
气筒
油烟 2.0 / /
《饮食业油烟排
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搅拌
车间
颗粒
物
/ / 0.5
江苏省《大气污染
物综合排放标准》
DB32/4041-2021
3.8废水排放标准
本项目清洗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格栅-UASB-SBA)后与经化粪
池预处理的生活污水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
其中氨氮、TP、TN 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表 1中 B等级标准,然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送入启东市滨海污水处理
有限公司处理后达标排放。具体值见表 3.8-1。
表 3.8-1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单位:mg/L
项目 浓度限值 标准来源
pH 6~9(无量纲)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
三级标准
COD 500
BOD5 300
SS 400
动植物油 100
氨氮 45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表1B等级标准
TP 8
TN 70
3.9噪声排放标准
四周厂界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
类声环境功能区排放限值,见表 3.9-1。
表 3.9-1 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时段 因子
排放限值
(单位:dB(A)) 标准来源
— 39 —
营运期 LAeq 昼间≤65,夜间≤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表 1中 3 类声环境功能区
排放限值
3.10固体废物管控标准
对于固体废物的危险性判别,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和《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进行判别。
一般固体废弃物按照《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9-2020)中要求执行;
②危险固体废弃物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
2013年修改单)中的要求执行;
③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及运输还应满足《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
术规范》(HJ2025-2012)中的相关要求;
④按国家《环境保护图形标志排放口(源)》(GB15562.1-1995)和《环
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有关规定。
3.11排污口规范要求:
排污口应规范化,执行《排污口规范化整治技术要求》、《环境保护图
形标志》相关规定。
总量
控制
指标
本项目实施后总量控制因子及建议指标如下: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本项目属于 C1469 其他调味品、发酵制品
制造,对照《固定污染源抛物许可分类管理名录》(2019年版),本项目属
于“九、食品制造业,14、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 146”实行简化管理的行
业。
按照《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食品制造工业-调味品、发酵制
品制造工业》(HJ1030.2--2019),本项目的排污口属于一般排污口。
(1)废气:项目新增油烟 0.0278t/a,无需申请总量;
(2)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生产废水经隔油池-格栅-UASB-SBA 处
理后接管至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深度处理,纳管水量共为
— 40 —
649.5t/a,COD0.14t/a,氨氮 0.01034t/a,TP0.002602t/a,TN0.01948t/a。较调
整前减少排放量,排放污水量为在污水厂内平衡,不需申请总量。
(3)固废:项目固废零排放,不需申请总量。
— 41 —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施工
期环
境保
护措
施
4.1 施工期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本项目为重大变动项目,厂房依托原有,不做分析。
运营
期环
境影
响和
保护
措施
4.2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4.2.1大气污染物产排污分析
(1)炒制油烟 G1
项目炒制过程中只有液态调味品的温度达 120摄氏度,会产生炒制油,
液态调味品使用的色拉油共为 278t/a,类比同类项目,本项目油烟产生系数
按 1‰计,则炒制油烟产生量为 0.278t/a,油烟净化装置处理效率以 90%,
油烟净化器的风量为 10000m3/h,生产工作时间为 8h/d、300d/a,计 2400h/a,
则处理后油烟排放浓度约 1.158mg/m3,排放速率为 0.01158kg/h,排放量为
0.0278t/a。符合国家《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GB18483-2001)中的小型类
标准: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 2.0 mg/m3,净化设施去除率不低于 60%的要求。
(2)搅拌粉尘 G2
本项目本项目在固态及半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糖粉、胡椒粉等原料在
粉碎搅拌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的粉尘。类比同类企业,粉尘产生量按原料用量
的0.2‰计算,固态原料投入总量为1022.3t/a,半固态原料投入总量为635t/a,
在密闭的搅拌机内进行搅拌,产生的粉尘量约为0.33t/a,以无组织形式排放。
4.2.2本项目废气污染源汇总
本项目废气排放系统图见图 4.2-1,本项目所采用的废气处理技术均为
可行技术。本项目点源调查汇总见表 4.2-2,面源调查汇总见表 4.2-3。
图 4.2-1 废气排放系统图
— 42 —
表 4.2-2 排气筒参数表
名称
坐标/m
高度
(m)
出口内
径(m)
废气量
(Nm3/h)
烟气温
度
(°C)
年排放
小时
(h/a)
排放工况
排污口类
型X Y
1#排气筒 121.836611°E
31.89534
4°N 15 0.5 10000 20 2400
每日 8h
连续排放
一般排放
口
根据前述分析,本项目有组织废气产排情况及排放达标分析见下表
4.2-3,无组织废气产排情况见表 4.2-4。
表 4.2-3 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有组织废气产排情况汇总
排
气
筒
污染
物名
称
污染源
产生状况
治理
措施
及效
率
排放状况 执行标准
浓度
mg/m3
速率
kg/h
浓度
mg/
m3
速率
kg/h
排放
量 t/a
浓度
mg/
m3
速
率
kg/
h
1# 油烟 炒制 11.58 0.1158
油烟
净化
装置
90%
1.15
8
0.011
58
0.027
8 20 0.8
表 4.2-4 本项目无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序号
污染物
名称
污染源位
置
污染物排
放量(t/a)
排放时间
(h/a)
最大排放速
率(kg/h)
面源面积
(m×m)
面源高
度(m)
搅拌间 颗粒物 搅拌 0.33 2400 0.1375 搅拌间(10*8) 12
综上,1#排气筒排放的油烟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中浓度排放限值;无组织颗粒物满足江苏省《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DB32/4041-2021 中厂界排放限值。
根据前述分析,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见表 4.2-5。
表 4.2-5 本项目废气污染物排放量核算表
4.2.3废气非正常工况分析
非正常工况下,即废气处理设施失效,污染物经排气筒直接排入大气,
本项目污染物排放按最不利情况进行分析,即废气通过排气筒直接排放。非
正常工况下排气筒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见表 4.2-6。
污染物
排放量(t/a)
排放总量(t/a)
1#排气筒
无组织
搅拌间
颗粒物 / 0.33 0.33
油烟 0.0278 / 0.0278
— 43 —
表 4.2-6 非正常工况下本项目有组织废气产生及排放情况
排放去向
风量
(m3/h)
工
序
污染
物
治理
措施
处理
效率
排放情况 执行标准
排放浓
度
mg/m3
排放速
率 kg/h
浓度
mg/m
3
速率
(kg/h)
达标
性
1#排气筒 10000 炒
制
油烟 0% 11.58 0.1158 2.0 / 超标
考虑到非正常工况下污染物排放量增加较多,为防止非正常工况发生,
废气治理设施需纳入生产设备保养维修制度,定期保养、检修。本项目使用
油烟净化装置,其故障通常为机械磨损、堵塞等原因,建设单位在运营过程
中可安装压差计,定期检查并建立台账,一旦发现内外压差及风速过大,应
立即停产并排查除尘器原因,及时调整运行参数。
为避免废气非正常排放,企业应采取以下措施来确保废气达标排放:
①减少非正常工况出现的措施
(1)建设单位应加强各生产设备、环保设备、检测仪器仪表等的维护
保养,制定日常检查方案并专人负责,确保设备正常、稳定运转。建立生产
及环保设备台账记录制度,安排专人分别对各生产或环保设备的运行情况和
检修情况进行记录,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发生故障或检修的频次;
(2)在项目运营期间,建设单位应定期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检测污染物
排放浓度,及检测废气净化设备的净化效率。为避免非正常工况时对环境的
污染影响,开工时先运行环保治理设施,后运行工艺生产设备;停工时先关
闭工艺生产设备,后关闭环保治理设施,并尽量在停工时进行检修。废气处
理设备检修期间应停止生产。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发生废气
污染物异常排放时应立刻停止污染工段的作业,待异常事故处理完成后方可
投入生产。
4.2.4废气治理可行性分析
根据《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总则》(HJ1030.2-2019),本
项目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评价结果见表 4.2-7。
表 4.2-7 废气治理可行性评价
废气治理可行技术参考 本项目废气治理情况 是否为可行
技术
— 44 —
主要生
产单元
可行技术
废气产污环节
污染物项目
污染物项目 废气治理设施
其他废
气收集
处理系
统
活性炭吸附、生
物滤塔、洗涤、
吸收、燃烧、氧
化、过滤、其他
炒制 油烟 油烟净化器 是
4.2.5运营期大气污染物监测计划
参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食品制造》(HJ1084-2020)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根据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或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大气污染
物排放日常监测,本项目实施后,日常监测计划见表 4.2-8。
表 4.2-8 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日常监测计划建议
要
素
监测布点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执行标准
废
气
1#排气筒 油烟 半年一次 《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
(GB18483-2001)
厂界上风向(1
个点位);下风
向(3 个点位)
颗粒物 半年一次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
准》DB32/4041-2021
4.2.5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本项目有炒制废气(油烟)、搅拌粉尘(颗粒物)。本项目位于大气环
境质量现状达标区域,本项目大气环境厂界 500m范围内无环境保护目标,
本项目采取的污染治理措施均为可行性技术,采取污染防治措施后本项目排
放大气污染物均能达到相关标准要求。综上,本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较小。
4.3 运营期地表水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4.3.1水污染物产排污分析
项目变动后取消食堂与住宿,故废水为W1清洗废水和W2生活污水。
4.3.1.1 废水排放量
(1)W1清洗废水:
①原料清洗废水
变动后,项目的原料清洗废水未发生改变,原料清洗用水量约 10t/a,废
水产生量按用水的 95%计算,则产生原料清洗废水量为 9.5t/a,废水经废水
处理设施(隔油池-格栅-UASB-SBA)处理后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
— 45 —
纳管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其中
氨氮、总磷、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
表 1中 B等级标准,然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送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
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8918-2002)中一级 A标准后排放。
②设备清洗废水
变动后,项目的设备清洗废水未发生改变,清洗频率为 1次/d,用水量
约为 1t/次,则年用水量约为 300t/a,废水排放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排
放量为 240t/a,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格栅-UASB-SBA)处理后与
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纳管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
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 中 B等级标准,然后接入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送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后达到《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标准后排放。
③地面清洗废水
变动后,项目的地面清洗废水未发生改变,车间生产区需每日清洗,根
据企业提供资料生产区约 677m2,清洗用水按 1.5L/m2·d计,则地面清洗用
水为 305t/a。地面清洗废水产生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则地面清洗废水产
生量约为 244t/a。,废水经废水处理设施(隔油池-格栅-UASB-SBA)处理
后与经化粪池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纳管排放,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
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 中 B等级标准,然后接入市政
污水管网,最终送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后达到《城镇污
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标准后排放。
(2)W2生活污水:
变动后建设项目员工仍为 13 人,企业减少食堂、住宿。员工生活用水
量按照人均 50L/人.d计,年工作时间 300天,则生活用水量约 195t/a,污水
— 46 —
产生系数按 0.8 计,则生活污水产生量为 156t/a,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
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其中氨氮、总磷、
总氮执行《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 中 B
等级标准,然后接入市政污水管网,最终送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
公司处理后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一级
A 标准后排放。类比同类项目,各污染物浓度 CODcr:400mg/L,BOD5:
280mg/L,NH3-N:30mg/L,SS:250mg/L,TP:5mg/L,TN:40mg/L。生活污
水经化粪池处理。
4.3.1.2 污水处理设计方案
厂区污水处理设施采用隔油池-格栅-UASB-SBA 处理工艺,设计处理能
力 10t/d。本次评价考虑最大废水量,进入污水处理设施的污水量为 1.645t/d,
不超过设计处理量的 20%。因此,污水处理站处理规模可以满足本项目排水
量。工艺流程图见图 4.3-1。
图 4.3-1本项目污水处理设施工艺流程图
a.污水处理工艺
(1)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
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是一种处理污水的厌氧生物方法,英文缩写
UASB(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ed/Blanket)。污水自下而上通过 UASB。
反应器底部有一个高浓度、高活性的污泥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污染物在
此间经过厌氧发酵降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因水流和气泡的搅动,污泥床之
上有一个污泥悬浮层。
反应器上部设有三相分离器,用以分离消化气、消化液和污泥颗粒。消
化气自反应器顶部导出;污泥颗粒自动滑落沉降至反应器底部的污泥床;消
化液从澄清区出水。
UASB负荷能力很大,适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运行良好的 UASB
有很高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不需要搅拌,能适应较大幅度的负荷冲击、温
— 47 —
度和 pH 变化。
(2)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
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
的核心是 SBR 反应池,该池集均化、初沉、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
无污泥回流系统。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b.生产废水处理可行性分析
生产废水通过收集后通过 UASB+SBR 工艺进行处理,UASB+SBR法可
以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产生量为 493.5t/a(约 1.645t/d),
废水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 10m3/d 且处理效果较好,运行管理较为简单,出
水可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要求。可见本项
目废水经本处理设施处理是可行的。根据设计单位提供的污水处理设计方
案,经处理后的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去除效率详见表 4.3-2。
表 4.3-2 污水处理站设计进、出水水质 (单位:mg/L)
指标 CODCr SS 动植物油 氨氮
进水 500 400 10 25
处理效率 65% 65% 50% 40%
出水 ≤500 ≤400 ≤10 ≤25
标准 500 400 100 45
达标评价 达标 达标 达标 达标
清洗废水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同经预处理的生活污水一起纳入市政
污水管网。
4.3.1.3 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水质情况
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水质情况见表 4.3-1。
表 4.3-1 废水污染物排放量及水质情况
废
水
类
别
排放
量
m3/a
污染因
子
处理
前浓
度
mg/L
产生量
t/a
治理
措施
处理
后浓
度
mg/
L
排放量
t/a
外排环境量
排放标
准
mg/L
排放量
t/a
生
活
污
156
CODcr 400 0.0624
化粪
池
340 0.053 50 0.0078
BOD5 280 0.0437 224 0.035 10 0.00156
NH3-N 30 0.0047 28 0.0044 5 0.00078
— 48 —
水 SS 250 0.039 150 0.0234 10 0.00156
TP 4 0.000624 4
0.00062
4 0.5
0.00007
8
TN 40 0.00624 30 0.0047 15 0.00234
原
料
清
洗
废
水
9.5
CODcr 400 0.0038
废水
处理
设施
(隔
油池-
格栅
-UAS
B-SB
A)
175 0.00166 50 0.000475
SS 400 0.0038 160 0.00152 10
0.00009
5
NH3-N 25
0.0002
4 15 0.00014 5
0.00004
75
TP 4 0.000038 4
0.00003
8 0.5
0.00000
475
TN 40 0.00038 30 0.00028 15
0.00014
25
BOD5 280 0.00266 224 0.00213 10
0.00009
5
设
备
及
地
面
冲
洗
废
水
484
CODcr 500 0.242 175 0.085 50 0.0242
BOD5 280 0.135 224 0.108 10 0.00484
NH3-N 20 0.0097 12 0.0058 5 0.00242
SS 300 0.145 120 0.058 10 0.00484
TP 4 0.00194 4 0.00194 0.5
0.00024
2
动植物
油
10 0.0048 5 0.0024 1 0.000484
TN 40 0.0194 30 0.0145 15 0.00726
综
合
污
水
649.
5
CODcr 475 0.3084
化粪
池+废
水处
理设
施
215 0.14 50 0.0325
BOD5 280 0.182 223 0.145 10 0.0065
NH3-N 22.5 0.01464 16 0.01034 5 0.00325
SS 290 0.1878 128 0.08292 10 0.0065
TP 4 0.002602 4
0.00260
2 0.5 0.000325
动植物
油
7.4 0.0048 3.7 0.0024 1 0.00065
TN 40 0.02602 30 0.01948 15 0.0097
本项目废水中 CODCr、SS、BOD5、动植物油排放浓度满足《污水综合
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 4三级标准,NH3-N、TP、TN排放浓度满足《污
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GB/T31962-2015)表 1中 B等级标准。
生活污水减少,清洗废水未新增,外排总量分别为 COD0.0325t/a,
NH3-N0.00325t/a,TP0.000325t/a,TN0.0097t/a,排放污水量为在污水厂内平
衡,不需申请总量。
— 49 —
4.3.2污水处理厂接管可行性分析
本项目废水纳入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启东滨海工业园污
水处理有限公司 2010年 6月投入运行,设计规模为 2.20万 m3/d,厂区主体
工艺采用氧化沟处理工艺,出水水质可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
准》(GB18918-2002)的一级 A标准。
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现平均处理量为 0.66 万 m3/d。本项
目排放水量 17.6m3/d,占剩余处理量的 0.27%,水质简单,不会对启东滨海
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处理工艺的稳定性造成影响。因此,本项目污水总
排口各指标均可达到启东滨海工业园污水处理有限公司的接管标准。因此,
本项目废水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对区域水环境影响较小,可以满
足环保要求。
4.3.3废水排放信息汇总
本项目废水污染源排放信息见表 4.3-2~表 4.3-6。
表 4.3-2 废水类别、污染物及污染治理设施信息表
序
号
废
水
类
别
污染物
种类
排放
去向
排放规
律
污染治理设施
排放
口编
号
排放
口设
置是
否符
合要
求
排放口类型
污染
治理
设施
编号
污染
治理
设施
名称
污染治
理设施
工艺
1
清
洗
废
水
CODCr、
BOD5、
SS、
NH3-N
、TP、
动植物
油
启东
滨海
工业
园污
水处
理有
限公
司
间接排
放,排
放期间
流量不
稳定且
无规律
TW00
1
废水
处理
设施
隔油池
- 格 栅
-UASB
-SBA
DW00
1 是
▇企业总排
□雨水排放
□清净下水排
放
□温排水排放
□车间或车间
处理设施排放
口2
生
活
废
水
CODCr、
BOD5、
SS、
NH3-N
、TP、、
TN
TW00
2
化粪
池
厌氧
表 4.3-3 废水间接排放口基本情况表
序 排放 排放口坐标 废水 污染治理设施 受纳污水处理厂信息
— 50 —
号 口编
号
排放
(t/a)
东经/度 北纬/
度
排放
去向
排放规
律
间歇
排放
时段
名称
污染物
种类
国家或地
方污染物
排放标准
限值
(mg/L)
1 DW001
121.836
262
31.897
599 649.5
进入
城市
污水
处理
厂
间接排
放,排
放期间
流量不
稳定且
无规律
/
启东滨
海工业
园污水
处理有
限公司
CODCr 50
BOD5 10
SS 10
NH3-N 5(8)*
TP 0.5
动植物
油
1
TN 15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
表 4.3-4 废水污染物排放执行标准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国家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及其他按规定商定的排
放协议
名称 浓度限值(mg/L)
1
DW001
CODCr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
准
500
2 BOD5 300
3 SS 400
4 动植物油 100
5 NH3-N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
标准》(GB/T31962-2015)表
1B等级标准
45
6 TP 8
7 TN 70
表 4.3-5 废水污染物排放信息表
序号 排放口编号 污染物种类
排放浓度
(mg/L)
排放量(t/a)
1 DW001
CODcr 215 0.14
BOD5 223 0.145
NH3-N 16 0.01034
SS 128 0.08292
TP 4 0.002602
动植物油 3.7 0.0024
TN 30 0.01948
全厂排放口合计
CODcr 0.14
BOD5 0.145
NH3-N 0.01034
SS 0.08292
TP 0.002602
动植物油 0.0024
TN 0.01948
4.3.4运营期废水污染物监测计划
参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食品制造》(HJ1084-2020)的要求,
— 51 —
建设单位应根据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或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废水污染
物日常监测,本项目实施后,日常监测计划见表 4.3-6。
表 4.3-6 运营期废水污染物日常监测计划建议
要素 监测布点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执行标准
废水 污水纳管口
CODCr、BOD5、
SS、动植物油
1次/半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表 4 三级标准
NH3-N、TP、TN 1次/半年
《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表 1B等级标准
4.4 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
4.4.1运营期噪声产排情况
本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设备运行产生的噪声,根据《环境噪声与振动控
制工程技术导则》(HJ2034-2013),项目主要噪声源源强见表 4.4-1。
表 4.4-1主要设备噪声源强情况
序
号
设备名称 位置
数量
(台)
单台噪声源
强 dB(A)
治理措施
治理后等效
声级 dB(A)
1 大型绞肉机
车间内
1 85
低噪声设
备、基础减
振、建筑隔
声
55
2 小型绞肉机 1 80 50
3 空压机 1 90 60
4 蔬菜粉碎机 1 80 50
5 风机 车间外 1 80 60
4.4.2运营期声环境影响分析
项目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物内的生产设备以及室外风机等。建筑物内室
内声源可采用等效室外声源声功率级法进行计算,某一室内声源靠近围护结
构处产生的倍频带声压级公式:
?
?
?
?
?
? ???
Rr
QLL wp
4
4
lg10 21 ?
式中:Lp1——室内某倍频带的声压级,dB;
Lw——声源的声功率级,dB;
Q——指向性因数;通常对无指向性声源,当声源放在房间中心时,
Q=1;当放在一面墙的中心时,Q=2;当放在两面墙夹角处时,Q=4;当放
在三面墙夹角处时,Q=8;
R——房间常数;R=Sα/(1-α),S为房间内表面面积,m2;α为平
— 52 —
均吸声系数;
r——声源到靠近围护结构某点处的距离,m。
所有室内声源在围护结构处产生的 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公式:
? ? ??
?
?
??
?
?
? ?
?
N
j
L
pli
plijTL
1
1.010lg10
式中:LPli(T)——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内 N 个声源 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
dB;
LPlij——室内 j声源 i倍频带的声压级,dB(A);
N——室内声源总数。
靠近护栏结构出的声压级公式:
Lpli——靠近围护结构处室外N个声源i倍频带叠加声压级,dB;
TLi——围护结构i倍频带的隔声量,dB
室外声源的声压级和透过面积换算等效室外声源公式:
Lw=Lp2T+10lgS
S——室外声源的声压级的透过面积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生产车间内等效室外声源噪声源强为55dB(A)。项
目采用导则推荐的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进行预测。
点声源的几何发散衰减公式:
Lp=Lw-20lg(r2/r1)-8(半自由声场)
式中:Lp为倍频带声压级、Lw为倍频带声功率级,dB(A);
r1、r2 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本项目对厂界噪声的贡献值如表 4.4-2所示。
表 4.4-2 各噪声源厂界噪声排放值 dB(A)
序
号
噪声源名
称
降噪后
叠加噪
声源
与厂界距离/m 贡献值/dB(A)
东 南 西 北 东 南 西 北
1 车间 55 1 1 1 1 55 55 55 55
2 风机 60 47 31 27 1 26.6 30.2 31.4 60.0
叠加后预测值 55 55 55 61.2
— 53 —
由表4.4-2可知,本项目在采取相应的噪声污染治理措施后,经距离衰减
和建筑隔声,四周厂界噪声昼间贡献值均符合《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昼间≤65dB(A),夜间≤55dB(A))。
4.4.3运营期噪声排放监测计划
参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技术指南 食品制造》(HJ1084-2020)的要求,
建设单位应根据要求开展自行监测或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噪声排放
日常监测,本项目实施后,日常监测计划见表 4.4-3。
表 4.4-3 运营期噪声排放日常监测计划建议
要素 监测布点 监测因子 监测频次 执行标准
噪声 四周厂界 LAeq 1次/季度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
标准》
(GB12348-2008)3 类
4.5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4.5.1运营期固体废物产生情况
变动后项目产生的一般工业废物主要为废包装材料、残渣、污泥和生活
垃圾等。
(1)废包装材料
项目成品需通过包装进行外售,此过程会产生多余的包装材料,根据厂
家提供,废包装材料产生量约为0.8t/a,由合法合规单位处置。
(2)残渣
项目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食品残渣,根据厂家提供,残渣产生
量约为1.7t/a,经厂家统一收集后通过环卫清运。
(3)污泥
项目 SS的去除量约为 0.11t/a,考虑一般污泥含水率 95%,则污泥产生
量约为 2.2t/a,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4)生活垃圾
项目调整后,员工人数未发生改变,生活垃圾人均每天产生量为 0.8kg,
职工人数 13人,年工作 300天,则年产生生活垃圾 3.12 t/a,全部通过环卫
清运。
— 54 —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 34330-2017),项目一般工业固体废
物见表 4.5-1。
表 4.5-1 项目固体废物产生情况汇总表
序号 废物名称 产生环节 形态 主要成分
产生量
t/a
S1 残渣 过滤 固态 原辅材料 1.7
S2 废包装材料 包装 固态 包装袋 0.8
S3 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 固态 瓜果纸屑 3.12
S4 污泥 废水处理 固态 污泥、杂志 2.2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固体废物属性判
定表(工业固体废物属性)见表 4.5-2。
表 4.5-2 项目固体废物属性判定表
序
号
名称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是否属
于工业
固废
判定依据
S1 残渣 过滤 固态 原辅材料 是 《固体废
物鉴别标
准 通则》
(GB
34330-201
7)
S2 废包装材
料
包装 固态 包装袋 是
S3 生活垃圾 员工生活 固态 瓜果纸屑 是
S4 污泥 废水处理 固态 污泥、杂志 是
根据《固体废物鉴别标准 通则》(GB34330-2017)、《一般固体废物分
类与代码》(GB/T39198-2020)、《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21年版)和
《建设项目危险废物环境影响评价指南》中要求,项目固体废物属性判见定
表 4.5-3。
表 4.5-3 项目危险废物属性判定表
序
号
产生工
序
固体废物名
称
形态 主要成分
固体废物
属性
废物代码
危险
特性
S1 过滤 残渣 固态 原辅材料 一般固废 / /
S2 包装 废包装材料 固态 包装袋 一般固废 146-001-07 /
S3 员工生
活
生活垃圾 固态 瓜果纸屑 危险废物 / /
S4 废水处
理
污泥 固态
污泥、杂
志
危险废物
HW08
900-210-08 T,I
根据上述分析,本项目固体废物名称、类别、属性、产生量,本项目固
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4.5-4。
表 4.5-4项目固体废物分析结果汇总表
类别 名称 废物 产生量 暂存点 处理方式
— 55 —
代码 (t/a)
一般工业
固废
废包装材料 146-001-07 0.8 一般固废暂存间 合法合规单位
回收利用处置
危险废物 污泥
HW08
900-210-08 2.2 危废仓库
委托有资质单
位处置
生活垃圾
生活垃圾 / 3.12
生活垃圾暂存点
由环卫部门清
运残渣 / 1.7
4.5.2运营期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处理处置
本项目一般工业固废暂存情况见表 4.5-5。
表 4.5-5本项目一般工业固废暂存基本情况
序号
贮存场
所(设施
名称)
危险废
物名称
产生量
(t/a)
贮存
周期
贮存
能力
占地
面积
处置去
向
贮存场所要
求
1
一般固
废暂存
间
废包装
材料
0.8 12月 10t 10m2
委托合
法合规
单位回
收利用
或处置
应符合《一
般工业固体
废物贮存和
填埋污染控
制标准》
(GB18599-2
020)的规定
项目一般工业固废经采取以上措施后,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20年修订),建
设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全
过程的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建立工业固体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录产生
工业固体废物的种类、数量、流向、贮存、利用、处置等信息。委托他人运
输、利用、处置工业固体废物的,应当对受托方的主体资格和技术能力进行
核实,依法签订书面合同,在合同中约定污染防治要求。
4.5.3运营期危险废物处理处置
4.5.3.1危险废物分类收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要求,项目固体废物
应该分类收集和处理,危险废物按照其组分及特性进行分类收集、设立台帐
并安全处理处置。
4.5.3.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
项目产生的各类危险废物均应分类收集,并用相容容器盛装,危险废物
— 56 —
不能及时外送时,应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专业资质的单位清运
进行最终处置。本项目危险废物暂存间的基本情况见下表 4.5-6。
表 4.5-6 危废暂存间基本情况一览表
序
号
贮存场
所(设施
名称)
危险废物
名称
危险废
物类别
危险废
物代码
位置
占地
面积
贮存
方式
贮存
能力
贮存
周期
1
危险废
物暂存
间
污泥 HW08 900-210-08
危废
暂存
间
6m2 袋装 6t 一年
本项目危险废物产生量约为 2.2 t/a,则需存储于危废暂存间的危废量为
2.2 t/a。危废最长存储期不超过 12个月,则危险废物最大存储量不超过 2.2t/a,
公司拟建的危废暂存间约为 6m2,贮存能力不低于 6t,可满足全厂危险废物
存储需求。
根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01)及其修改,危
险废物贮存场所及贮存过程应按以下要求采取相关污染防治措施:
①危险废物应分类收集和存放;
②危险废物应按性质、形态采用合适的相容容器存放,禁止将不相容的
危险废物装入同一容器内;
③装载液体危险废物的容器内须留足够空间,容器顶部与液体表面之间
保留 100 毫米以上的空间,容器必须完好无损;
④危险废物贮存场所的基础必须防渗,铺设的防渗层防渗性能不得低于
1m厚、渗透系数≤10-7cm/s 粘土层的防渗性能,或 2mm厚高密度聚乙烯,
或至少 2mm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
⑤贮存场所须做好防渗漏、防风、防雨、防晒、防火等措施,地面须硬
化、耐腐蚀、无裂隙,贮存区内须有泄漏液体收集装置,并配备相容的吸附
材料等应急物资;
⑥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上必须粘贴符合标准的标签,危险废物堆放点设
置警示标识;
⑦定期对危险废物包装容器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
更换;
— 57 —
⑧须作好危险废物情况的记录,记录上须注明危险废物的名称、来源、
数量、特性和包装容器的类别、入库日期、存放位置、废物出库日期及接收
单位名称;
⑨严禁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
4.5.3.3危险废物处置过程环境风险控制
建设单位应当以控制危险废物的环境风险为目标,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
划。将危险废物的产生、处置等情况纳入记录,建立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和企
业内部产生和收集贮存部门危险废物交接制度。加强对危险废物包装、贮存
的管理,对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要确保无破损、泄漏和其他缺陷。
严格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制度,运输符合本市危险废物运输污染防治技术
规定,禁止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
因此,危险废物从产生环节至危废暂存间,再由危废暂存间至最终处置
场所的过程中,经采取上述措施,并严格执行《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
规范》(HJ 2025-2012)中相关要求,从分类收集、密闭贮存、防渗漏到规
范安全运输,则对沿线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影响。
4.6运营期地下水及土壤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可能造成地下水和土壤污染影响的区域为厂区危废暂存间。本项
目所在地区地质构造较单一,防污性能一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中天然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参照表,本项目所
在地包气带岩土渗透性能属于弱,项目范围内地下水污染防渗分区设置为一
般防渗区,不涉及重点防渗区。要求企业对一般污染区做好地面的防渗工作,
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10-7cm/s。
在确保各项防渗措施得以落实,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的前提下,
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现象,避免污染地下水、土壤,因此项
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4.7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4.7.1环境风险临界量判定
— 58 —
对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技术导则》(HJ169-2018)附录 B,本项目涉
及危险物质为色拉油及污泥,根据表 4.7-1 判定,本项目环境风险临界量 Q
值<1。
表 4.7-1 项目建成后 Q值辨识判别表
序号 危险物质名称 CAS号 最大存在总量 qn/t 临界量Qn/t
Q值
1 油 / 32.5 2500 0.013
2 污泥 / 2.2 / /
项目 Q值Σ 0.013
*注:对照 HJ 169-2018 附表 B.1 和 B.2,污泥无环境风险临界量,因此不计算其 Q
值。但是考虑到污泥为危险废物,具有危险特性,因此将其纳入环境风险物质进行环
境风险管控。
4.7.2环境风险影响分析
参照《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附录 A,本项
目环境风险影响分析见表 4.7-2。
表 4.7-2 本项目环境风险简单分析表
建设项目名称 食品酱料、调味品的加工与销售(重大变动)
建设地点 启东市高新区黄海路 68号
地理坐标 ( 121 度 50 分 11.800 秒, 31 度 53 分 43.238 秒)
主要危险物质
及分布
物质名称 贮存位置 贮存方式 最大贮存量(t)
污泥 危废暂存间 袋装 2.2
油 原料仓库 桶装 32.5
环境影响途径
及危害后果
在非正常情况下,本项目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主要是危废仓库
风险物质内有机物质挥发,导致大气环境污染。以及原料泄漏导致
火灾爆炸引发次生污染。
风险防范措施
要求
本项目危废暂存点地面铺设环氧地坪。企业每周进行巡视检查,
一旦发现事故,及时处理。本项目涉及危险废物产生,建设单位应
当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
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
案。
综上,本项目环境风险临界量 Q值<1,环境风险影响较小。项目可能发
生的风险事故为危废仓库风险物质内有机物质挥发和火灾爆炸引发的次生
污染,通过采取风险防治措施,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确保泄漏对外环
境造成的影响可接受。因此,本项目的环境风险可防控。
— 59 —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内容
要素
排放口(编号、
名称)/污染源
污染物项目 环境保护措施 执行标准
大气环境
有
组
织
1#排气筒 油烟 集气罩+油烟净
化装置
《饮食业油烟排放
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无
组
织
搅拌间 颗粒物 /
江苏省《大气污染物
综合排放标准》
DB32/4041-2021
地表水环境 企业总排口
CODCr、BOD5、
SS、动植物油
化粪池、废水处
理设施
《污水综合排放标
准》(GB8978-1996)
表 4三级标准
NH3-N、TP、TN
《污水排入城镇下
水道水质标准》
(GB/T31962-2015)
表 1B 等级标准
声环境 四周厂界 LAeq
低噪声设备、基
础减振、建筑隔
声
《工业企业厂界环
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3
类标准
电磁辐射 无
固体废物
一般工业固废暂存于一般固废暂存间,定期由合法合规单位回收利用处置;危险
废物暂存于危险废物暂存间,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生活垃圾暂存于生活垃
圾暂存点定期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土壤及地下水
污染防治措施
对一般污染区厂区危废暂存间做好地面的防渗工作,各单元防渗层渗透系数
≤10-7cm/s,并加强维护和厂区环境管理,可有效控制厂区内的废水污染物下渗,
项目不会对区域地下水、土壤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生态保护措施 本项目位于产业园区,无需生态保护措施。
环境风险
防范措施
本项目危废暂存点地面铺设环氧地坪。企业每周进行巡视检查,一旦发现事故,
及时处理。本项目涉及危险废物产生,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制定意外事故的防范措
施和应急预案,并向所在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其他负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
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备案。
其他环境
管理要求
无
— 60 —
六、结论
综上所述,项目选址可行,符合国家、地方产业政策,符合土地利用规划、环
境功能区划。项目符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项目采用的各项环保设施合理、
可靠、有效,总体上对评价区域环境影响较小。本报告表认为,在拟建项目投产后
全面落实各项污染防治措施、落实污水接管处理、废气达标排放、废水达标排放、
固废合理处置,从环保角度讲,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 61 —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
项目
分类
污染物名称
现有工程
排放量(固体废物
产生量)①
现有工程
许可排放量
②
在建工程
排放量(固体废物
产生量)③
本项目
排放量(固体废物
产生量)④
以新带老削减量
(新建项目不填)⑤
本项目建成后
全厂排放量(固体废物
产生量)⑥
变化量
⑦
废气
颗粒物 0.33 / / 0.33 / 0.33 0
非甲烷总烃 / / / / / / /
SO2 / / / / / / /
NOX / / / / / / /
油雾 0 / / 0 / 0.0278 +0.0278
废水
CODcr 0.1478 / / 0.14 / 0.14 -0.0087
BOD5 0.199 / / 0.145 / 0.145 -0.054
NH3-N 0.01743 / / 0.01034 / 0.01034 -0.00709
SS 0.12212 / / 0.08292 / 0.08292 -0.0392
TP 0.00362 / / 0.002602 / 0.002602 -0.001018
动植物油 0.003 / / 0.0024 / 0.0024 -0.0006
— 62 —
TN 0.02665 / / 0.01948 / 0.01948 -0.00717
一般工业
固体废物
废包装材料 0.8 / / 0.8 / 0.8 0
生活垃圾 3.12 / / 3.12 / 3.12 0
残渣 1.7 / / 1.7 / 1.7 0
危险废物 污泥 0 / / 2.2 / 2.2 +2.2
注:⑥=①+③+④-⑤;⑦=⑥-①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表1-3 产业发展负面清单要求
项目不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中的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目录,故属于允许类项目。
项目已经由启东市近海镇人民政府备案,项目代码:2017-320681-14-03-557869。因此
二、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
图2-2液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图2-3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图2-4半固态调味料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图
1.调味料(调味油)配料表及生产工艺:
色拉油:36kg; 辣椒片:8kg; 大蒜:0.6kg; 香叶粉:0.4kg; 青花椒:1.5kg。
(1)青花椒用热水清洗干净,用食品打碎机打碎。打算清洗干净,用搅拌机搅成泥。
(2)将辣椒片、蒜泥、香叶粉、碎青花椒混合搅拌均匀。
(3)色拉油倒入电炒锅加热到120度,关掉电炒锅,让色拉油自然冷却到80度。
(4)将降温到80度的色拉油浇到见拌均匀的四种原料之上,在浇色拉油的时候需要同时搅拌四种原材料,防止
(5)将色拉油和原材料搅拌均匀后密封12小时。
(6)12小时后将密封的材料过滤。
(7)将过滤后的香油进行灭菌灌装。
变动前主要污染工序:
三、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环境保护目标及评价标准
其监测结果详见表3.2-1。
表3.2-1 监测断面水质监测结果 单位:mg/L
四、主要环境影响和保护措施
排气筒
污染物名称
污染源
产生状况
治理措施及效率
排放状况
执行标准
浓度mg/m3
速率kg/h
浓度mg/m3
速率kg/h
排放量t/a
浓度mg/m3
速率kg/h
1#
油烟
炒制
11.58
0.1158
油烟净化装置90%
1.158
20
0.8
排放去向
风量(m3/h)
工序
污染物
治理措施处理效率
排放情况
执行标准
排放浓度mg/m3
排放速率kg/h
浓度mg/m3
速率
(kg/h)
达标性
1#排气筒
10000
炒制
油烟
0%
11.58
0.1158
/
超标
序号
名称
产生工序
形态
主要成分
是否属于工业固废
判定依据
序号
产生工序
固体废物名称
形态
主要成分
固体废物属性
废物代码
危险特性
五、环境保护措施监督检查清单
六、结论
附表
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量汇总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