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招标通

丘北县审计局食堂承包中标公告

您的位置: 首页 > 中标公告 > 审计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总第44号)
审计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总第44号)

招标详情

审计结果公告2023年第1号(总第44号)
日期:2023年01月18日 16:35 2023年第1号(总第44号)目录

(2023年1月18日公告)

1.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结果--

2.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和劳务协作专项资金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3.巴西菇种植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

4.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审计结果--

5.丘北县中医医院2021年度财务收支及信息系统审计结果--

6.官寨乡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和食堂经费审计结果--

7.丘北县2022年5﹒27防汛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跟踪审计结果--

主办单位:丘北县审计局

通讯地址:丘北县石缸坝新城区

邮政编码:663200

电话:(0876)4126067

承印单位:丘北县审计局办公室

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竣工决算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丘北县审计局自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7月6日,对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概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共21个(未包含1个不具备审计条件项目),实施地点为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八道哨乡、腻脚乡、官寨乡、温浏乡、平寨乡8个乡(镇),主要建设内容为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庭院硬化、活动室建设等。

(二)立项和建设程序批复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由县沪滇办批复,项目总投资5937.7万元,资金来源为上海对口帮扶资金。

(三)项目建设管理情况。

1.项目法人制执行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未执行项目法人制。

2.招投标制执行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由锦屏镇、双龙营镇、曰者镇、八道哨乡、腻脚乡、官寨乡、温浏乡、平寨乡分别实施,招标方式为公开招标或竞争性磋商。

3.合同制执行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相关合同由项目实施单位签定,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价款、结算方法、执行标准及其他事项的处理原则等。

4.监理制执行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曰者镇、平寨乡实施第三方监理制,有监理合同、监理报告、监理日志、旁站巡视记录等监理资料;其余乡(镇)未实行监理制。

5.内部管理制度制定、执行情况。丘北县针对上海帮扶项目制定了《丘北县沪滇扶贫协作项目管理办法(试行)》《丘北县沪滇扶贫协作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丘北县沪滇扶贫协作项目资金支付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管理办法。

(四)工程验收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完成村内道路硬化、路灯安装、庭院硬化、活动室建设等建设内容,乡级组织了初验,结论为合格。

(五)建设资金来源、到位及使用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1个,应到位资金5937.7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937.7万元。截至2022年4月底,共计支出5837.97万元,其中:工程款5655.35万元,待摊费用11.28万元,农户补助171.34万元。项目结余结转资金99.73万元,其中:县财政局收回98.5万元,实施单位交回县乡村振兴局0.7万元,项目实施单位结存0.53万元。

(六)项目决算情况。截至2022年4月底,已完成竣工决算的21个项目实际完成投资5706.33万元(建筑安装工程投资5692.08万元,待摊投资14.25万元),补助农户171.34万元(主要用于厕所、庭院建设以及生姜种植)。

(七)审计评价。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基本执行了项目审批制、招投标制等建设管理制度,明确了建设、施工责任,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单独设置明细账核算,支付款项依据充分,资金支付履行审批手续。但也存在多计工程价款、未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多计工程价款46.54万元

(二)多付工程价款25.08万元

(三)应缴未缴结余资金0.53万元

(四)挪用专项资金0.23万元

(五)应退未退工程质量保证金49.94万元

(六)未按规定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

(七)未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八)未按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入账手续

(九)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

(十)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

(十一)擅自扩大建设规模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具了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

(一)关于多计工程价款46.54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对本次审计发现的的多计工程价款46.54万元应予以纠正。

(二)关于多付工程价款25.08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各项目实施单位对本次审计发现的多付工程价款25.08万元及时收回并上缴县级财政。

(三)关于应缴未缴结余资金0.53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涉及单位将结余资金缴入县级财政。

(四)关于挪用专项资金0.23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官寨乡人民政府将挪用的资金归还并上缴县级财政。

(五)关于应退未退工程质量保证金49.94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应督促实施单位与施工单位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及时退还应退的工程质量保证金。

(六)关于未按规定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在今后的建设项目中严格执行3%质保金收取比例。

(七)关于未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及时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

(八)关于未按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入账手续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清理核实各项目形成的资产,及时办理移交登记入账手续。

(九)关于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各实施单位在今后的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计价管理。

(十)关于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及时补充完善资产移交和后续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并在今后的建设项目管理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收集项目档案。

(十一)关于擅自扩大建设规模的问题,县沪滇办应进一步核实该项目增加工程量原因,超出预算的价款未经批复不得以上海帮扶资金支付。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一是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基建程序。加强在建工程管理力度,规范计量计价行为;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基本建设财务规则》,项目完工后应及时编制竣工财务决算,对项目形成的资产登记入账,项目结余按要求上交县级财政;三是加强对项目建设各参与方履行合同义务的监督,督促合同各方按约定履行职责,更好服务项目建设;四是各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批复的方案实施项目,确需调整的要按程序报批。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建设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多计工程价款46.54万元、应缴未缴结余资金0.53万元、挪用专项资金0.23万元、未按规定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已整改完毕,多付工程价款25.08万元、应退未退工程质量保证金49.94万元、未编制项目竣工财务决算、未按规定办理资产登记入账手续、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擅自扩大建设规模正在整改。

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和劳务协作专项资金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丘北县审计局自2022年2月14日至2022年7月6日,对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和劳务协作专项资金财务收支进行了竣工决算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概况。

1.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项目共29个(未包含3个不具备审计条件项目),总投资5092.3万元;实施主体为丘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丘北县妇女联合会、丘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及丘北县11个乡(镇)人民政府(新店乡人民政府除外),主要建设内容为发展各种产业种养植、技术培训、厂房建设等。项目招标方式基本为竞争性磋商,29个项目均签订书面合同。项目建设完毕后由实施主体单位组织进行初验,验收结论为合格。

2.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劳务协作项目6个,总投资1269.8万元;实施主体为丘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实施内容为在12个乡(镇)创设乡村公共服务岗位、携手奔小康乡村公共服务岗位等。

(二)资金来源、到位及使用情况。

1.产业项目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项目29个,应到位资金5092.3万元,实际到位资金5092.3万元。截至2021年12月底,共计支出4754.7万元(包含滚动发展资金827.75万元),结转结余资金337.6万元,其中:丘北县财政局收回324.07万元,项目实施单位结存13.53万元。

2.劳务协作项目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劳务协作项目6个,计划总投资1269.8万元,实际到位资金1269.8万元,截至2021年12月底,共计支出资金1265.62万元,结转结余资金4.18万元,其中:缴回文山州乡村振兴局(原州扶贫开发办公室)1.78万元,经丘沪滇办批准调整继续使用2.4万元。

(三)产业项目效益情况。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项目29个,实际投入上海帮扶资金4754.7万元,实施内容主要是雪莲果、万寿菊等种植,黄牛、猪等养殖,厂房、扶贫车间等建设,方式有补贴农户、资产租赁、滚动资金扶持等方式。截至2022年4月底,根据合同和协议,项目应取得分红和租金307.49万元,实际收到167.13万元。

(四)审计评价。2017年至2020年上海对口帮扶产业发展项目及劳务协作项目基本执行了项目审批制,建设资金专款专用,单独设置明细账核算,支付款项依据充分,资金支付严格履行审批制度。但也存在项目形成的资产未移交登记入账、滚动资金未收回、结余资金未上缴财政、基建结算未经第三方审核、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资产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入账手续

(二)未按期收回滚动资金、分红及租赁费812.86万元

(三)应缴未缴结余资金14.87万元

(四)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

(五)擅自扩大建设规模

(六)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具了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

(一)关于资产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入账手续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及时清理核实各项目形成的资产,及时办理移交登记手续。

(二)关于未按期收回滚动资金、分红及租赁费812.86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各实施单位积极采取措施,及时收回滚动资金、分红及租赁费。

(三)关于应缴未缴结余资金14.87万元的问题,县沪滇办应应督促涉及乡人民政府将结余资金缴入县级财政。

(四)关于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各实施单位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执行相关规定,规范计价管理。

(五)关于擅自扩大建设规模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八道哨乡人民政府对该项目的工程结算进行审核,确定工程造价,超出概算的价款未经批复不得以上海帮扶资金支付。

(六)关于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的问题,县沪滇办应督促实施单位及时补充完善资产移交和后续管理制度等相关资料,并在今后的建设项目管理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收集项目档案。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一是加强产业项目管理,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工作,选取能带动地方发展的优秀项目,做好项目建设中的管理以及资产的移交登记,建立健全后续管理制度,各乡(镇)政府应加强对村委会的指导、监督,使形成的资产能充分发挥效能,避免造成闲置、损失浪费等情况发生;二是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会计法》,按要求对项目收支及形成的固定资产及时登记入账,形成项目结余的要及时上交县级财政;三是严格执行签定的合同或协议,按期收回滚动发展资金以及分红,资产出租的要做好评估及抵押手续,确保资产的安全以及增值;四是各项目实施单位应严格按批复的方案实施项目,确需调整的要按程序报批。在实施过程中要及时收集整理相关建设资料,做好归档工作。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项目基建结算未经审核已整改完毕,资产未按规定办理登记入账手续、未按期收回滚动资金、分红及租赁费812.86万元、应缴未缴结余资金14.87万元、擅自扩大建设规模、项目档案资料不健全正在整改。

巴西菇种植项目专项审计调查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九条的规定,我局派出审计组,自2022年5月30日至8月18日,对巴西菇种植项目进行了专项审计调查,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一)项目基本情况

巴西菇种植项目建设地位于双龙营镇普者黑村委会水围营村小组河大山。由原丘北县县委农办负责牵头,拟定项目实施方案,方案明确统筹整合2018年度财政涉农资金420万元实施此项目。经第十七届县人民政府第32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同意农科局牵头组织双龙营镇人民政府和温浏乡人民政府联合成立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11月双龙营镇人民政府、温浏乡人民政府与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新成立的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与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共同实施巴西菇种植项目。按约定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出资420万元入股,占纯利润的58%;文山市滇珍菌业有限公司以菌种、薄膜、石膏、石灰以及种植技术入股,占纯利润的42%。项目租地130亩,建有112个种植大棚。2021年9月,由于存在未批先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该项目停止实施,并拆除了烘烤设备。

(二)财务收支情况

1.收入情况。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至2022年7月收入合计951.17万元。其中:巴西菇销售收入944.62万元、扶贫车间政府补助资金4万元、丘北县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中心补助1万元、利息收入0.25万元、2022年项目基地转租收入1.3万元。

2.支出情况。2018年12月至2022年7月支出合计1164.40万元。其中:巴西菇种植成本、费用等支出1148.78万元,固定资产净值15.62万元。

3.收支相抵,亏损213.23万元。

(三)货币资金情况

截至2022年7月,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现金余额0.73万元、银行存款余额1.90万元。

(四)债权债务情况

截至2022年7月,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债权债务情况如下:

1.债权情况。应收款项合计224.47万元,一是应收菇款150.73万元,其中:文山滇珍菌业有限公司123.13万元、大益集团云南拾春记野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7.60万元;二是应收文山滇珍菌业有限公司石灰石膏款8.03万元;三是应收双龙营镇人民政府和温浏乡人民政府65.71万元,其中:村民委分红23万元、政府指派技术人员工资42.71万元。

2.债务情况。欠款合计20.33万元,其中:应付文山滇珍菌业有限公司垫付牛粪等款项17.39万元、应付蒋晶玉米芯款1.94万元,应付会计公司代理记账费1万元。

(五)固定资产情况

经实地盘点,截至2022年7月,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固定资产原值合计45.32万元。

(六)审计评价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各部门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模式,基本完成巴西菇种植任务,及时发放临时工工人工资,进而提高了项目所在地周边部分人群的平均收入,助力脱贫攻坚。但审计也发现,存在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公款私存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

(二)公款私存794.50万元

(三)会计核算不真实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出具了审计报告。

(一)关于相关部门履行监管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审计局决定移送丘北县纪委监委处理。

(二)关于公款私存794.50万元的问题,审计局决定移送丘北县纪委监委处理。

(三)关于会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要求相关部门今后应严格按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

审计建议:一是建议加快丘北畅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巴西菇项目的清算工作。加强各方协调沟通,及时清算债权债务,处置相关资产,减少国有资产损失;二是在今后的产业项目发展中,加大项目选址可行性研究。选址需考虑环境因素,符合规划要求,并按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三是加大产业项目实施监管力度,切实履行监督职责。制订相关内部控制制度,细化项目实施各环节的管理制度;四是进一步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成立公司及出资方式应符合《公司法》相关规定。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已全部完成整改。

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丘北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2年3月16日至6月16日,对普者黑湖2018年至2021年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进行了审计,重点审计主管部门和相关乡(镇)贯彻落实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相关政策和项目资金投入情况,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普者黑湖地理位置及相关情况

普者黑湖位于丘北县城北部,距丘北县城11km,由80多个岩溶湖泊集中分布于普者黑盆地形成普者黑湖群,是岩溶地区浅水过流河道型湖泊,属于滇东南岩溶区,是发育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地貌;普者黑景区保护范围面积388平方公里(包括普者黑国家风景名胜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普者黑国家湿地公园及其他区域的水域范围),涉及曰者、八道哨、双龙营、官寨、锦屏5个乡(镇),16个行政村、132个自然村;普者黑湖流域内主要以农业和旅游为主,农业主要以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为主导产业,农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蔬菜、烟叶等,养殖主要是散养户养殖,以养殖生猪、牛为主。

(二)政策措施贯彻落实情况

1.制度建设及专项领导小组建立情况。

2018年以来,针对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制定了《丘北县优化普者黑景区周边农业产业结构防控农业面源污染工作方案》《丘北县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垃圾等废弃物工作方案》《丘北县普者黑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丘北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等17个方案和规划;根据方案要求,建立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普者黑景区水产养殖清理整治工作等领导小组。

2.农业面源污染防治资金投入情况。

2018年至2021年,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共计投入资金6473.04万元,其中:病虫害绿色防控项目资金137.74万元(草地贪夜蛾防控、马铃薯疫病防控、小麦病虫害防控、水稻病虫害防控项目);禁养区

(三)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

根据丘北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以下简称“农科局”)及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针对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情况做了以下工作:

1.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替代方面。

(1)2018年至2021年,农药使用量分别为199.25吨、194.66吨、191.85吨、190.7吨,农药使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防控措施一是在普者黑景区内布设13个病虫害监测点,依托监测点数据发布病虫害发生趋势预报;二是实施绿色防控措施,通过安装太阳能杀虫灯、捕虫色板防治作物害虫、应用性诱剂防治害虫等措施防治病虫害;三是在曰者镇烂泥寨村、新沟农场开展农药减量示范项目区,同时组织农药管理、安全使用等相关技能培训会,发放宣传资料。

(2)2018年至2021年,化肥使用量分别为5183吨、4888吨、4597吨、4551吨,化肥使用量呈逐年递减趋势。普者黑景区范围布设6个耕地质量监测点,监测土壤剖面性状。在八道哨乡八道哨村、豹子坡,曰者镇新寨村民委滥泥寨村小组,双龙营镇水围营村及小白山村,八道哨乡白脸山村开展肥效实验,检测肥效利用率。

2.畜禽粪污治理方面。

根据《丘北县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划定方案》划定畜禽养殖禁养区限养区,其中:划定风景名胜区(普者黑风景名胜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自然保护区(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为普者黑景区的畜禽养殖禁养区。2021年,普者黑景区畜禽粪污产生量共计856538.03吨,利用量789215.23吨,综合利用率92.14%,生产养殖直连直报系统普者黑景区内4家养殖场已完成粪污设施设备配套。

3.秸秆资源化利用及农膜回收利用方面。

(1)2021年,普者黑景区秸秆产生量42623.6吨,可收集量39400.1吨,秸秆综合利用量33955吨,秸秆综合利用率86.18%。

(2)2021年,根据《丘北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组织《农用薄膜管理办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培训,发放关于推进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倡议书。

4.水产养殖监管、治理方面。

一是根据《丘北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合理划定全县禁限养殖区,其中:划定云南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161190亩为禁止养殖区,划定饮用水水源地二级保护区以及辖区内部份水库为限制养殖区;二是清理整治普者黑湖鱼塘308个(养殖户数268户),面积9184.19亩;三是推行水产养殖记录制度,管控饲料、鱼药等养殖投入品,对水产养殖用药进行指导。四是组织开展渔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及相关检查33次,发现关于养殖生产安全等相关问题44个,并已督促整改完毕。

5.水质及土壤检测情况。

审计期间,州审计局委托云南省水文水资源局文山分局对丫堵河入湖口、普者黑湖上游、普者黑湖出水口等11个断面的水质情况进行取水检测,除普者黑湖上游滥泥寨旁为Ⅳ类外,其余10个断面为Ⅲ类,但存在粪大肠菌群(参考指标)超标的情况。

审计期间,县审计局委托贵州谱尼测试技术有限公司对普者黑湖上、中、下游沿湖周边25个点进行土壤检测,检测污染物项目为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六六六总量①、滴滴涕总量②、苯并[a]芘12项;检测结果表明16个检测点检测项目均符合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其余9个检测点(主要位于普者黑湖中游)部分检测项目存在超标情况,超标项目为砷、铜、镍三项。

(四)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2018年以来,丘北县农科局按照省、州、县各项政策的要求,在对普者黑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中,制定了一系列方案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在耕地生产障碍修复、病虫害绿色防控、划定畜禽禁养区、鱼塘清理整治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部分养殖场集污池未建遮雨设施、未实现雨污分离,部分政策执行不到位,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沿湖周边种植“大水大肥大药”农作物

(二)对化肥农药经营门店跟踪检查不到位

(三)部分养殖场集污池未建遮雨设施、未实现雨污分离

(四)普者黑一、二级保护区内露天焚烧秸秆

(五)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不规范

(六)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使用不规范

(七)耕地力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

(八)未按规定划定景区禁渔区和垂钓区,存在沿湖垂钓现象

三、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出具了审计报告。

(一)关于沿湖周边种植“大水大肥大药”农作物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与相关责任单位加强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普者黑流域农作物种植选种方案》,加大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工作力度,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对普者湖水质的影响。

(二)关于对化肥农药经营门店跟踪检查不到位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指导化肥、农药销售户建立统一台账,切实登记销售量及销售去向。

(三)关于部分养殖场集污池未建遮雨设施、未实现雨污分离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督促上述养殖户加快粪便处置设施的建设,杜绝畜禽粪便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

(四)关于普者黑一、二级保护区内露天焚烧秸秆的问题,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管理委员会应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监管力度,杜绝露天焚烧秸秆的问题发生。

(五)关于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不规范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严格按照《丘北县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加强对农户的指导及监管,积极争取上级配套资金,并落到实处。

(六)关于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使用不规范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督促养殖户及丘北正辉农业公司按项目设计用途规范使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禁止乱排、乱放、乱堆现象发生。

(七)关于耕地力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丘北县农科局应积极宣传耕地力补贴资金用途,加以指导和监督,使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八)关于未按规定划定景区禁渔区和垂钓区,存在沿湖垂钓现象的问题,丘北县普者黑景区管理委员会应积极配合丘北县人民政府合理划定景区内的禁渔区和垂钓区,并按照有关规定定期不定期巡查监管,保护普者黑湖野生资源。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

(一)建立健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机制。农业面源污染种类多,涉及面广量大,各责任部门应通力协作,形成自上而下齐抓共管的局面,认真做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

(二)加强对政策的执行力度。认真学习理解政策的要求,严格按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增强执行力,杜绝不作为和慢作为。

(三)明确部门的主体责任,增强农业执法队伍的建设。农科部门应提升农业面源污染监管和执法力度,实时监控普者黑湖农业生产全过程。

(四)加强舆论引导,提高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全社会的认知度。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培训,把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原因等纳入培训内容中,强化环境忧患意识教育。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沿湖周边种植“大水大肥大药”农作物及未按规定划定景区禁渔区和垂钓区,存在沿湖垂钓现象的问题正在整改,化肥农药经营门店跟踪检查不到位,部分养殖场集污池未建遮雨设施、未实现雨污分离,普者黑一、二级保护区内露天焚烧秸秆,废旧农膜回收处置不规范,畜禽粪污处理设施使用不规范,耕地力补贴政策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已整改完毕。

丘北县中医医院2021年度财务收支及信息系统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七条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国发〔2014〕48号)的规定,我局派出审计组,于2022年8月15日至11月2日对丘北县中医医院2021年度财务收支及信息系统进行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信息系统基本情况

丘北县中医医院始建于1982年12月,是一所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二级甲等中医医院。医院占地面积35.12亩,建筑面积19353平方米,业务用房15900平方米。设有针灸科、骨伤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皮肤科、外科、妇产科等科室。编制床位299张,实际开放床位370张。截至2021年12月31日,在岗职工361人(在职在编129人,非在编人员232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85人,工勤人员76人。

丘北县中医医院在用重要信息管理系统有: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检验信息系统(LIS)、医学影像系统(PACS)、用友财务管理系统。本次审计主要对HIS系统进行审计,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对医院行政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后勤物资管理、医疗业务等进行全面管理,于2017年8月24日开始运行。

(二)审计评价

2021年,丘北县中医医院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认真开展好日常医疗服务及急救救援工作和各种重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制定了《预算管理制度》《财务收支管理制度》等制度,财务核算基本遵循了《政府会计制度》的规定,在信息系统的输入、输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技术措施,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得到一定的保障,各个模块都有相应的控制流程以及审核机制。但还存在非税收入未上缴财政、超标准收费、重复收取费用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非税收入未上缴财政4.53万元

(二)项目完工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160.84万元

(三)关键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

(四)违规收取诊查费0.0083万元

(五)超标准收费3.44万元

(六)重复收取费用9.39万元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丘北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具了审计报告。

(一)非税收入未上缴财政4.53万元,责令县中医医院上缴县级财政;

(二)项目完工未纳入固定资产核算160.84万元,丘北县中医医院应及时将上述资产纳入固定资产管理;

(三)关键信息录入不准确、不完整,丘北县中医医院应加强信息系统管理控制,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四)违规收取诊查费0.0083万元,对丘北县中医医院违规收取的诊查费收缴省级财政;

(五)超标准收费3.44万元,对丘北县中医医院违规收取的费用收缴省级财政;

(六)重复收取费用9.39万元,对丘北县中医医院违规收取的费用收缴省级财政。

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审计建议:

(一)加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办法》,及时上缴相关费用。

(二)建议丘北县中医医院对医院的债权债务认真清理,保障债权债务合理性,对于到期的债务及时收回。

(三)建议丘北县中医医院对专用基金保持合理规模,提高使用效益。

(四)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完工后固定资产管理,及时纳入固定资产核算,确保县中医院固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

(五)加强对医疗收费项目管理,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南省卫生厅关于规范和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的通知》(云发改收费〔2005〕556号)和修订调整的有关文件等文件精神,确保各项费用合理合法收取。

(六)完善信息系统各项流程,加强系统数据输出及输入管理,提升数据规范性和有效性。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丘北县中医医院对审计发现问题已完成整改。

官寨乡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和食堂经费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一条的规定,丘北县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自2022年9月22日至12月20日,对丘北县官寨乡中心学校(以下简称“官寨乡中心学校”)2019年至2022年7月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和食堂经费进行了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学校基本情况

官寨乡中心学校为九年一贯制学校,2022年共有义务教育学校15所,其中:一贯制学校1所、完小10所、校点4所;义务教育阶段共有在校学生5629人,其中:初中部1743人(含寄宿制学生1635人),小学部3886人(含寄宿制学生2516人)。

(二)实施基本情况

2019年至2022年7月,官寨乡中心学校实行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食堂供餐模式,受益学校15所,由学校自主经营,学生上学期间,一贯制学校、完小及校点每天供应早餐(一贯制学校及完小自2022年6月起每天供应午餐)。2019年至2022年1月由丘北鑫农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配送,2022年3月至7月由丘北普者黑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配送。符合条件学生全年按200天计算,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按4元/餐﹒天执行,2021年9月至2022年7月按5元/餐﹒天执行。该校营养餐2019年覆盖学生5276人,2020年覆盖学生5564人,2021年覆盖学生5655人,2022年覆盖学生5629人。截至2022年7月,官寨乡中心学校食堂从业人员共34人。

(三)资金管理使用情况

1.食堂经费收支情况。2019年至2022年7月,官寨乡中心学校食堂收入3006.99万元,支出2863.97万元,2018年年末结转结余9.25万元;2019年结余调增1.60万元;截至2022年7月结余153.87万元。

2.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情况。2019年至2022年7月,县财政局拨付官寨乡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 2527.07万元,支出1442.30万元,县级财政收回1084.77万元,截至2022年7月,资金无结余。

(四)制度建设情况

官寨乡中心学校针对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及食堂管理,制定了《官寨乡中心学校营养餐改善计划工作实施方案》《官寨乡中心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官寨中学食堂食品留样管理规定》等10项相关文件制度。

(五)审计评价

审计结果表明,为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官寨乡中心学校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强了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为全乡学生带来了一定实惠,切实减轻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2019年至2022年7月,官寨乡中心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食堂经费使用基本合理,但本次审计也发现官寨乡中心学校存在会计核算不规范、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等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会计核算不规范

(二)食堂经费账户未按规定设置现金日记账

(三)学生自交伙食费送存银行不及时

(四)食堂不相容岗位不分离

(五)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

三、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及时出具了审计报告。

(一)关于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应进一步清理学校食堂会计账务,及时盘点清查,确保食堂账目清楚、库存账实相符。

(二)关于食堂经费账户未按规定设置现金日记账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今后应按照规定设置现金日记账。

(三)关于学生自交伙食费送存银行不及时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今后应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将收取的学生伙食费存入银行。

(四)关于食堂不相容岗位不分离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应监督并指导所属学校,配备食堂内部控制关键岗位人员,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

(五)关于学校食堂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今后应健全食堂管理机制,提高食堂管理水平,监督并指导所属学校做好食堂管理工作。

审计建议:一是健全学校财务管理核算制度,规范会计核算,确保会计信息合法、真实、准确,做到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明、底数清、监管严;二是加强学校食堂及仓库规范化管理,严格仓储出入库监管,把紧把严食材采购、验收、出入库关,建立健全验收、出入库台账序时登记制度,确保资金和物资账账、账实相符;三是建立健全学校陪餐制度及菜品公示制度。制定陪餐计划,明确陪餐人员和要求,做好陪餐记录,每周菜谱及时公示,定期更换。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官寨乡中心学校正在整改中。

丘北县2022年5﹒27防汛救灾资金物资 管理使用跟踪审计结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丘北县审计局自2022年6月27日起派出审计组,对丘北县2022年5﹒27防汛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汛情和受灾情况

2022年5月26日17时至27日17时,丘北县境内大部分地区出现暴雨和大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天气,是丘北县自1956年以来同期雨量最多年份,清水江水位一度涨至峰顶,最大洪峰达到730立方米每秒。引发石葵河严重决堤,大法白河、黑纳河等10条河流爆发山洪泥石流。

洪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90 491.47万元,全县9个乡(镇)2971间711户房屋受损,农作物受灾面积141181亩,引发地质灾害5处,淹没或损毁交通干道51.61公里和村内道路375.5公里,损毁水利设施62.8公里,通信、电力、市政基础设施1201处,全县受灾人数5802人。

(二)资金收支情况

2022年丘北县共投入5﹒27防汛救灾专项资金7300万元,其中:中央资金2300万元、省级资金4000万元、州级资金500万元、县级资金500万元;支出4647.21万元,其中:紧急期补助支出、过度期补助及慰问支出430.74万元,城市基础设施支出115万元,公路水毁恢复支出1323.32万元,水毁水利设施修复支出788.88万元,农业救灾补助支出21.85万元,救灾物资采购支出291.86万元,集中安置支出990.71万元,其他支出684.85万元。

(三)防汛救灾受捐及安排使用情况

截至2022年7月27日,丘北县红十字会共收到社会各界5﹒27捐赠的款物203.27万元,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全部安排使用,其中:受捐资金115.55万元,受捐物资87.72万元。

(四)审计评价

灾洪发生后,丘北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长为指挥长的防汛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在丘北县应急管理局,明确责任领导、成员单位和工作职责。灾后加强灾情核查,摸清灾民倒房损房、急需救助情况,及时组织人员排查隐患点135处,转移安置受灾群众5802人。做好过渡区安置工作,确保灾民基本生活保障。本次审计抽查了3个乡13户受灾户、6个项目的建设情况及受捐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发现存在超标准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未及时发放过渡区生活补助、未安排使用捐赠救灾资金的问题。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天星乡人民政府超标准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 57.09万元

(二)天星乡人民政府紧急避险项目已施工未签订施工合同,涉及金额751.66万元

(三)未及时发放过渡期救灾补助、死亡家属慰问等资金 102.21万元

(四)未安排使用捐赠救灾资金113.58万元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县审计局已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出具了审计报告及审计决定。

(一)关于天星乡人民政府超标准收取工程质量保证金57.09万元的问题,天星乡人民政府应对多收取的工程质量保证金进行清退。

(二)关于天星乡人民政府紧急避险项目已施工未签订施工合同,涉及金额751.66万元的问题,天星乡人民政府应按照相关规定与施工单位及时订立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三)关于未及时发放过渡期救灾补助、死亡家属慰问等资金102.21万元的问题,丘北县应急管理局应将以上救灾补助及时发放到受灾户手中。

(四)关于未安排使用捐赠救灾资金113.58万元的问题,丘北县红十字会应将以上资金及时报政府统筹安排使用。

审计建议:一是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严格按规定拨付资金,确保受救助对象及时享受国家救助政策。二是加强合同管理,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合同价款、结算方法、执行标准及其他事项的处理原则等。三是强化项目管理,加快施工进度,为为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提供保障。

四、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对本次审计发现的问题,丘北县天星乡人民政府、丘北县应急管理局、丘北县红十字会已完成整改。